[发明专利]油气分离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0698.0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权;冯开利;李金印;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构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构造,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内置有吸油介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和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相垂直;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通过吸油介质封闭;能够在降低零部件使用或降低形成迷宫的多肋板的情况下,降低油气分离结构的复杂程度,满足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减轻排放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分离构造。
背景技术
气缸盖罩作为曲轴箱通风系统重要组成零部件,优化油气分离结构一直是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这对于提升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减轻排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集成于缸盖罩内的油气分离结构主要为迷宫挡板、迷宫孔板式,零部件或形成迷宫的肋板较多,布置较为复杂,油气分离效率不理想。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油气分离构造,能够在降低零部件使用或降低形成迷宫的多肋板的情况下,降低油气分离结构的复杂程度,满足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减轻排放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油气分离构造,能够在降低零部件使用或降低形成迷宫的多肋板的情况下,降低油气分离结构的复杂程度,满足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减轻排放污染。
本发明的油气分离构造,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内置有吸油介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和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相垂直;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通过吸油介质封闭。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前盖板、支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连接构成在水平方向截形呈封闭环状的容纳腔,所述支板支撑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所述吸油介质在横向被支板和后盖板限位。
进一步,所述支板高度方向的顶部朝向后盖板延伸形成上支脚,所述支板高度方向的底部朝向后盖板延伸形成下支脚,所述吸油介质在高度方向被上支脚和下支脚限位。
进一步,所述前盖板纵向中部的左侧具有朝向后盖板延伸的左支耳,所述前盖板纵向中部的右侧具有朝向后盖板延伸的右支耳,所述后盖板上设有对应与左支耳形成固定的左连接部,所述后盖板上设有对应与右支耳形成固定的右连接部;所述吸油介质在纵向被左支耳和右支耳限位,所述支板位于左支耳和右支耳之间。
进一步,所述支板沿纵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后盖板上设有防错装槽,至少一个所述支板的上支脚或下支脚朝向后盖板延伸形成伸入至防错装槽的防错装部。
进一步,所述前盖板沿横向远离后盖板的一面沿横向向背离后盖板方向凸出形成加强部,所述进气口开设于加强部,所述进气口沿横向穿设于加强部和前盖板形成进气流道;
相邻所述支板之间、支板与左支耳之间和支板与右支耳之间中的至少一组形成沿高度方向具有出气口的出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与出气流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出气流道沿高度方向贯通于容纳腔,所述前盖板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对出气流道位于高度方向底部出气口的遮挡。
进一步,所述左支耳上具有左功能孔,所述右支耳上具有右功能孔。
进一步,至少一个所述支板横向的底部朝向后盖板延伸形成对吸油介质限位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所述吸油介质为定型的毛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