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0400.6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棹方;王焕君;郭东方;杜秉晓;刘仁龙;孙文利;周星;张旭;阴利民;邓正鑫;沈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迪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直接 空气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吸收阶段:通过吸附剂吸收捕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直至饱和;
(2)解吸再生阶段:在高真空状态下,将吸附剂加热至105~110℃,使吸附剂解吸再生,释放出纯的二氧化碳气体;
(3)冷却阶段:利用空气对吸附剂降温至室温后,进行下一个吸收-解吸再生循环;
所述吸附剂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煤粉与碳酸钾溶液混合后进行活化处理,生成多孔碳材料;再将多孔碳材料与碳纳米管、离子液体混合后,进行碳化处理,制得所述吸附剂;
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季铵盐离子、季膦盐离子、咪唑离子、吡啶离子、吡咯离子、哌啶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为氯离子、溴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氯铝酸根离子、过氟甲基磺酸亚胺盐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多孔碳材料与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3):(2~8);所述离子液体的浓度为10~15mmol/L;所述多孔碳材料与所述离子液体的质量体积比为(6~10)g:(100~150)ml;
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400~600℃,碳化时间为6~1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是通过电流而造成的焦耳效应来执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真空状态下的压力为1.33×10-1~1.33×10-6 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吸附剂在温度为20~30 ℃,压力为1~1.5atm的条件下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空气的流量为10000~12000 m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煤粉的目数为60~80目;所述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 wt.%;所述煤粉与所述碳酸钾溶液的质量比为1:25~1:30;搅拌混合的时间为12~24 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活化处理的温度为400~600℃,活化时间为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4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头帽的轭
- 下一篇:一种离子液体电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