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D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9075.1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朋;宋倩;何瑞;刁珩;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 代理公司: | 贵阳贵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5 | 代理人: | 曾香兰;蒋琳琳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d 大鼠 肝脏 库普弗 细胞 星状 分离 培养 方法 | ||
1.一种SD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麻醉和抗凝:取健康成年SD大鼠1只,200-350g,禁食12小时后,按0.8-1.0%戊巴比妥钠、0.5ml/100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随后注入0.2-0.4%抗凝剂、0.2ml/100g体质量,麻醉抗凝完毕后,大鼠常规腹部备皮,75%酒精喷浴后迅速放置于无菌操作台中,仰卧位固定四肢及头部,再次消毒腹部皮肤,解剖,充分暴露肝脏门静脉和下腔静脉;
(2)插管:取24G Y型留置针插入门静脉,针尖部位推送至1-2mm处,止血夹固定,抽出针芯并旋开端帽后,可见深红色血液回流;
(3)原位灌注:灌注1:套管针末端连接灌注泵并启动,灌注灌注液,待肝脏膨胀时剪断下腔静脉并结扎上腔静脉,流速为50-70r/min,时间为20-30min,期间间歇用镊子夹闭血管使肝脏充盈;灌注2:冲出液体为无色时,肝脏颜色由原来的暗红色变为土黄色(肝脏出现裂纹),换灌注液灌注,流速为30-50r/min,时间为10-20min,消化至肝脏失去弹性,期间间歇用镊子夹闭血管使肝脏充盈,便于消化细胞;
(4)体外消化并获取总细胞悬液:钝性分离肝脏于100mm培养皿中,若还有大块组织,用灭菌的镊子组织,移入50ml离心管,然后加入20-40ml消化分散液,封口膜封口,35-40℃、90-110r/min,振荡消化20-40min,直至消化液呈匀浆状,加入20-40ml预冷的无血清DMEM终止消化,枪头轻轻吹打,然后40-100um细胞筛过滤未消化组织块1-3遍,50ml离心管收集滤液,即得肝脏细胞混悬液;
(5)KC和HSC的纯化、分离:步骤(4)中所得细胞混悬液,100-300rpm,3-5℃离心4-6min,上清重复2-4次;取上清,500-1000rpm,3-5℃离心8-12min;取沉淀,加入40ml 17.6%碘克沙醇混匀沉淀后,取8根15ml离心管,每管加入5ml含细胞沉淀的17.6%碘克沙醇,后缓慢加入5ml 10%碘克沙醇,小心铺上2ml DMEM,1300-1500rpm,3-5℃离心20-30min;最后取10%碘克沙醇与DMEM交界处的细胞环和取17.6%碘克沙醇与10%碘克沙醇处细胞环,分别于15ml离心管,加入DMEM重悬,800-1200rpm,离心4-6min,1-3次,取沉淀,整个离心操作步骤均在冰上进行;
(6)细胞培养及形态观察:步骤(5)中所得沉淀用预热的含2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重悬,进行细胞计数及台盼蓝拒染,调整细胞浓度为1-2×106细胞/ml,接种2-4ml细胞悬液至Ⅰ型鼠尾胶原过夜包被过的4-8cm培养皿,35-40℃、5%CO2培养,KC培养50-70min后换液,HSC培养110-130min换液,之后视情况换液;
(7)存活率检测:采用0.4%台盼蓝拒染及吉姆萨染色检测KC存活率,0.4%台盼蓝拒染检测HSC存活率;
(8)细胞鉴定:采用印度墨汁吞噬实验、CD68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KC,采用油红O染色实验、α-SMA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HS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按0.9%戊巴比妥钠、0.5ml/100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随后注入0.3%抗凝剂、0.2ml/100g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灌注1中所述灌注液为含EGTA的D-Hank’s溶液、含0.3%抗凝剂的EGTA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灌注1中所述灌注液为含0.3%抗凝剂的EGTA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灌注1中所述流速为60r/min,时间为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90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