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7987.5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3/12;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衰竭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中药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生大黄5~10份、地龙3~12份、槐米3~15份、牡蛎5~15份、丹参3~20份、六月雪3~20份、菝葜5‑15份、猪苓5‑15份、漏芦5‑15份。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研制,由清泄、解毒、化瘀、泄浊之品组成,具有化瘀降浊、清热解毒、护肾固本的功效。不仅治本,而且治标,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之功能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衰竭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只能靠替代治疗(血液、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来维持生命,但由于费用、技术、创伤性等因素限制,目前在我国难以普遍推广,而且即使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仍可由于许多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优势明显。慢性肾衰属中医“关格”、“溺毒”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为肾(阳)气亏虚,兼及于脾,标实为湿浊、瘀毒。慢性肾衰患者肾气受损,气化功能不足,使湿蕴成浊,升降失司,浊阴不降而在体内蓄积,故治疗应以固护肾气、通下泄浊、解毒排毒为治疗大法。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相当于西医的结肠透析。该疗法一方面刺激肠黏膜,使肠道充血,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体内氮质代谢产物随肠道分泌液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泻下作用,抑制肠道菌群的生长,从而减少肠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肠源性氮质吸收减少。将湿浊之邪排出体外, 开腠泄浊、通腑泄浊将动风之根基灭熄,临床症状随之好转,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对长期患病者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肾衰竭效果好的用于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中药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生大黄5~10份、地龙3~12份、槐米3~15份、牡蛎5~15份、丹参3~20份、六月雪3~20份、菝葜5-15份、猪苓5-15份、漏芦5-15份。
上九药煎煮2次,得药汁,予灌肠用药。
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研制,由清泄、解毒、化瘀、泄浊之品组成,具有化瘀降浊、清热解毒、护肾固本的功效。不仅治本,而且治标,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之功能恢复。本发明原料易得,制作方便,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
病案一、戴某某,男,85岁。2019年3月31日因“下肢浮肿一月”于本所求诊,全身乏力,泡沫尿明显,大便日行,舌偏红中裂苔薄白脉细。检尿常规:蛋白++++,隐血++,肾功:尿素12.9 umol/L↑,肌酐287umol/L↑,尿酸526 umol/L↑。血压160/95mmHg。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煎煮,每日灌肠治疗1次。3月后,水肿俱消,行走有力,诉无不适,复查尿蛋白+,尿素10.2 umol/L,肌酐159 umol/L,尿酸427 umol/L。继予巩固治疗。
病案二、罗某某,男,57岁,2020年12月04日因“检查发现肾功能异常20天”就诊,肾功:尿素9.39umol/L,肌酐192umol/L,尿酸655 umol/L,拒用西药治疗,予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煎煮,每日灌肠治疗1次。定期复查,随访至今,肾功能逐步改善,自感无不适。2022年6月10日复查肾功:尿素8.19umol/L,肌酐152umol/L,尿酸541 u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7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