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653.0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周蒙顺;张鹏;张庆震;刘明达;王荣臻;王迪;林星艳;何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跨径 地道 顶板 量化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模板安装、验收、定位;S2、板底钢筋的绑扎与固定;S3、安装空心管定位筋;S4、铺设、固定空心管;S5、抗浮处理措施;S6、板面钢筋绑扎;S7、钢筋工程隐蔽验收;S8、混凝土浇筑;S9、养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整体形成正交同性暗密肋空心结构,可以承受比同规格结构更大的荷载。大幅降低了砼、钢筋用量,减少了结构自重,施工速度加快,节省了工期,经济效益得到保障。解决了管道上浮情况,从而避免钢筋变形、移位等现象的产生。整体砼板的保温性能大大提高、隔音降噪的指标大大提高,社会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建筑空间的经济性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跨度、自重轻、承载力高、混凝土用量少、地震作用力小、结构隔声、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成为广泛需求。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以上述社会背景,作为新工艺提供了一条路径。
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是借用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将空心管按照设计埋置于现浇混凝土中,按一定方向排列,现场浇筑成型,使实心混凝土变成空心混凝土。该结构既具自重轻、用料少、可实施跨度大,又具经济性和美观性,是国家推广的新型建筑节能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跨径地道顶板轻量化结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模板安装、验收、定位: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支模时跨中按4.02‰的坡度起拱,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定位筋、预埋管、底筋、空心管做放线定位,验收通过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S2、板底钢筋的绑扎与固定:
首先绑扎横管方向底筋,再绑扎顺管方向底筋,钢筋绑扎完后,立即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并固定牢固;
S3、安装空心管定位筋:
在板下部底铁上沿每一排横管方向布置2根通长C8钢筋,每端伸出空心管,并按照距空心管两端1/4处焊接C8定位筋,长度为230mm,并弯钩180°,其弯钩部位间距为空心管布置间距50mm,弯钩段长度为120mm,相邻2个弯钩之间用以安放空心管;
S4、铺设、固定空心管:
一条肋一条肋地铺设空心管,排管时拉线调直。空心管排好调直后;
S5、抗浮处理措施:
在布置好空心管及模板钻孔完成后,按照底部定位筋方式在空心管上部布置同样的C8两排通长筋作为压顶筋,间距及布置方式同底部钢筋,采用对拉螺栓按照间距600mm绕过压顶筋穿过底模板与板支撑脚手架绑扎连接;
S6、板面钢筋绑扎:
沿空心管方向绑扎上部钢筋;
S7、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钢筋绑扎好后,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S8、混凝土浇筑:
将每块板的全部内模肋部混凝土浇至1/3高,使用6cm直径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混凝土,振捣棒插入间距3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插点均匀,间距200m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5~10cm左右,消除冷缝;
S9、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并终凝后,进行浇水养护;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为模板安装时,从一边开始铺设,后安装的模板必须与先安装的模板顶紧。
进一步地,步骤S1中为按定位筋、预埋管、空心管顺序放线,且用不同颜色做标记。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C8钢筋每端伸出空心管约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