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分馏功能的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尾气净化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053.4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松伟;刘勇;沈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格瑞凯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通格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7/02;B01D3/14;B01D3/38;B01D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分馏 功能 尾气 净化 装置 及其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具分馏功能的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尾气净化回收工艺,包括气体输送装置、气提器、冷凝机构和冷媒储存槽,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的出气端通过设置三通阀分别与气提器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冷媒储存槽通过导管与冷凝机构连接。本发明据组分相对挥发度,以进气对低温液体进行气提分馏,通过气液间的传热、传质,实现相对挥发度低组分的冷凝,和相对挥发度高组分的气化,从而实现高低挥发分的富集和回收,充分利用低温介质和净化后尾气的冷量,分别用于尾气的二级和一级冷凝,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回收,运行成本低,并且冷凝温度可到-160℃以下,冷凝后能保证大多数组份的达标排放,不需要配置吸附、膜分离或焚烧等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分馏功能的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尾气净化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医药、农药、新材料等相关生产或储运过程中产生含有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尾气,尾气直接排放不但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而且容易引起起火爆炸等安全风险。尾气含有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不同生产行业产生的化工废气成分差别很大,有机物尾气末端治理技术包括吸附、吸收、冷凝、焚烧、膜分离、催化燃烧和生物净化等,冷凝法尾气处理是根据组分的挥发和冷凝特性,降低并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组分饱和蒸汽压/平衡分压为推动力,实现污染物冷凝,是常用的VOCs尾气处理方法之一。
现有技术的不足:
目前常用尾气冷凝技术以制冷压缩机产生低温氟利昂为冷媒,冷凝的温度一般在-30~-70℃,难以满足冷凝效果,也有液氮冷凝处理尾气技术的专利,但是专利没有设计冷量回收或者冷量回收不充分,造成能量浪费,此外,一般冷凝液为混合物,难以直接使用;
专利CN202020118599.X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有机尾气冷冻回收系统,冷冻系统采用三级冷凝,所用一级常温水冷凝单元、二级低温水冷凝单元和三级冷媒冷凝单元,系统并未考虑尾气冷量回收,所冷凝尾气为有机混合物;
专利CN111233622A公开了一种氯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过程产生废气的处理方法,经过三级冷凝氯丙烯和水,后气体再进入膜过滤器过滤含氯丙烯气体,对含氯丙烯气体进行压缩回收氯丙烯;对膜过滤器过滤出的含无机物气体经过四级冷凝器(E4)冷凝回收其中微量氯丙烯后达到排放标准进行排放。该专利通过冷凝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加压后膜浓缩气体,对浓缩气体进行冷凝,因为氯丙烯沸点低,只有通过压缩提高压力,以常规冷媒才能实现氯丙烯的达标排放,能耗高,且压缩过程安全风险大;
专利CN110496575A公开了一种酯化生产后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该工艺经过三级冷凝,然后对尾气进行焚烧处理,工艺流程复杂,且难以做到组份的高纯度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分馏功能的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尾气净化回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兼具分馏功能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气体输送装置、气提器、冷凝机构和冷媒储存槽,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的出气端通过设置三通阀分别与气提器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冷媒储存槽通过导管与冷凝机构连接,所述气提器和冷凝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气装置;
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有预冷器、二级冷凝器和三级冷凝器,所述预冷器、二级冷凝器和三级冷凝器上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预冷器、二级冷凝器和三级冷凝器的连接组件之间依次通过导管连接;
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的出气端通过三通阀与预冷器的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冷媒储存槽通过导管与三级冷凝器的连接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格瑞凯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通格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格瑞凯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通格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船用缆绳制造加工工艺
- 下一篇:注塑件自动去除水口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