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2960.7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广;杨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雾化大健康产业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12;A61P1/00;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四川恒靠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35 | 代理人: | 赵松伟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琼***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理 脾胃 草本植物 雾化 精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植物精油技术领域;该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包括以下成分:香茅草,肉蔻,白芷,芡实,莲子,鸡内金,沙棘,山药,小蓟,甘草,黄精,枸杞,槐米;该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挑选配料成分;S2:提炼精油;S3:调制成品精油;S4:配置雾化精油。该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通过各种有益于脾胃调理的配料提炼出的精油进行调配,利用精油便于使用的特性,提高脾胃虚寒的治疗效果,降低对身体的损伤;该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的制备方法最后注入香茅草油,保证成品精油的味道,避免味道太过杂乱,影响成品精油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精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精油是由一百多种以上的成分所构成,当然有些更高达数百种至上千种成分构成,一般而言植物精油含有醇类、醛类、酸类、酚类、丙酮类、萜烯类。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对于脾胃虚寒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或者通过针灸、中药药汤进行治疗,治疗周期比较长,且药物中残留有害物质,会对患者造成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包括以下成分:香茅草,肉蔻,白芷,芡实,莲子,鸡内金,沙棘,山药,小蓟,甘草,黄精,枸杞,槐米;
以上所述成分分别单独提炼精油,并按照质量百分比混合为成品精油,分别为:25-30%香茅草油,8-10%肉蔻油,6-8%白芷油,4-8%芡实油,8-11%莲子油,5-10%鸡内金油,4-7%沙棘油,8-12%山药油,2-5%小蓟油,4-6%甘草油,5-8%黄精油,5-7%枸杞油,3-6%槐米油。
优选地:所述成品精油的基础配比比例为:26%香茅草油,8%肉蔻油,7%白芷油,6%芡实油,10%莲子油,6%鸡内金油,4%沙棘油,8%山药油,3%小蓟油,5%甘草油,6%黄精油,6%枸杞油,5%槐米油。
一种调理脾胃虚寒的草本植物雾化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配料成分;依据植物的质量对香茅草、肉蔻、白芷、芡实、莲子、鸡内金、沙棘、山药、小蓟、甘草、黄精、枸杞、槐米进行选择,并对各配料成分进行清洗、烘干,去除植物表面的杂质;
S2:提炼精油;依据各配料成分的特性,选择精油提炼方式,对香茅草、肉蔻、白芷、芡实、莲子、鸡内金、沙棘、山药、小蓟、甘草、黄精、枸杞、槐米进行精油提炼,并对提炼的精油进行恒温密封保存;
S3:调制成品精油;依次将香茅草油、肉蔻油、白芷油、芡实油、莲子油、鸡内金油、沙棘油、山药油、小蓟油、甘草油、黄精油、枸杞油、槐米油按照质量比例通过精油配制罐进行混合;
S4:配置雾化精油;在密封的精油配制罐内部注入基础油,加工成品精油注入精油配制罐内部,并对精油配置罐内部的混合精油进行搅拌,使基础油和成品精油充分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挑选配料成分包括以下步骤;
S11:挑选;根据植物的外壁完整度、虫蛀情况、新鲜程度对各种植物进行品级分类,每种植物分为若干品级;
S12:清洗;对不同种类、不同品级的植物进行分开清洗,对于生长在土壤内部的植物进行多次反复冲洗,去除表面泥沙;对于地面植物先用农药清洗剂进行清洗,然后反复冲洗,去除清洗剂残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雾化大健康产业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未经雾化大健康产业集团(海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2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