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1522.9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海蓉爱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G25/04;E04G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赋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72 | 代理人: | 汤磊 |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块化 建筑 室外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绳索、长度调节机构、第二连接绳索、第二连接机构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是圆柱体机构,包括套杆和套筒,所述套杆和所述套筒套设链接,所述套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链接,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链接,该斜拉固定装置各个部件间可拆卸,使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不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完成安装和拆卸,且该斜拉装置能在各个部件都安装后在调节长度,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水平不断发展和提升,使建筑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们对施工周期,效率,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使模块化建筑快速兴起,为了增强模块化建筑的整体强度,往往需要在其支撑立柱上增加斜拉装置固定,现有的斜拉装置是通过四周的支撑立柱将其斜拉固定,现有的斜拉固定装置安装时拆装不方便且长度无法调节或者调节不方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能在斜拉装置固定后在调节其长度,安装更加方便。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绳索、长度调节机构、第二连接绳索、第二连接机构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是圆柱体机构,包括套杆和套筒,所述套杆和所述套筒套设链接,所述套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链接,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底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侧板一端,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侧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后形成“凹”字型,所述底板和第一连接绳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底板设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侧板一端,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连接后形成“凹”字型,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连接绳索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让第一连接机构和外部固定装置、第一连接绳索和第二连接绳索安装的更加牢固,所述所述第一侧板由半圆形的第一上侧板和方形的第一下侧板组成,所述第二侧板由半圆形的第二上侧板和方形的第二下侧板组成,所述第一下侧板、所述第二下侧板均和所述第一底板连接,半圆形的所述第一上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半圆形第二上侧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的正投影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绳索进出通道,第一绳索进出通道从第一底板外围向第一底板中心方向延伸到第一底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底板内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底板中心处;
所述第三侧板由半圆形的第三上侧板和方形的第三下侧板组成,所述第四侧板由半圆形的第四上侧板和方形的第四下侧板组成,所述第三下侧板、所述第四下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连接,半圆形的所述第三上侧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半圆形第四上侧板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向所述第四侧板方向的正投影处,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绳索进出通道,第二绳索进出通道从第二底板外围向第二底板中心方向延伸到第二底板中心处,所述第二底板内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底板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绳索两端都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是沿着所述第一连接绳索直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连接绳索通过一端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机构连接,通过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块和长度调节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索两端均设有第一辅助固定装置,第一辅助固定装置能在第一连接绳索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1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