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路基沉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0831.4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林;刘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尔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C5/00;G01C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邹长斌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基 沉降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分布设置在路基两侧的底轨结构,每个所述底轨结构的上侧均移动设置有行走移动组件,行走移动组件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升降支撑组件,两个升降支撑组件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陀螺仪平衡组件,陀螺仪平衡组件的下侧设置有沉降检测组件,其中陀螺仪平衡组件用于实现沉降检测组件的位置始终保持一定,陀螺仪平衡组件的两侧通过水平支撑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升降支撑组件的顶端彼此连接,在检测过程中,陀螺仪平衡组件可以始终对沉降检测组件的检测方位保持一致性,可以避免周围环境变化对检测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基沉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的路基指的是公路的路面基础,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路面铺设及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时间一长,就会很容易出现路基沉降的现象,因公路较长,路段路况不一,因此沉降幅度也相对不同,常需要根据某一段路基进行定点沉降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检测过程中,如果路基及周围路面发生沉降等构造结构变化或本身路面坑洼,会对检测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检测结果;
2、无法根据路基的路面宽度不同进行尺寸调节,无法对检测距离高度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路基沉降检测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路基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分布设置在路基两侧的底轨结构,每个所述底轨结构的上侧均移动设置有行走移动组件,行走移动组件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升降支撑组件,两个升降支撑组件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陀螺仪平衡组件,陀螺仪平衡组件的下侧设置有沉降检测组件,其中陀螺仪平衡组件用于实现沉降检测组件的位置始终保持一定,陀螺仪平衡组件的两侧通过水平支撑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升降支撑组件的顶端彼此连接,其中水平支撑调节组件用于实现升降支撑组件和陀螺仪平衡组件之间的水平间距进行调节,陀螺仪平衡组件的下部两侧设置有辅助移动组件,所述陀螺仪平衡组件分别设置有数显控制面板和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在升降支撑组件的顶部达到最低位置时,所述辅助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低于行走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
在升降支撑组件的顶部达到最高位置时,所述辅助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高于行走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首先由升降支撑组件将陀螺仪平衡组件和水平支撑调节组件调节至最低位置高度,从而使得辅助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低于行走移动组件的底侧高度,及行走移动组件与地面脱离,辅助移动组件与地面接触,此时,水平支撑调节组件可以推动升降支撑组件及行走移动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根据两个底轨结构宽度之间的间距大小进行调节,在两个行走移动组件移动到两个底轨结构上方时,升降支撑组件将陀螺仪平衡组件和水平支撑调节组件调节至最高位置,此时行走移动组件与底轨结构配合行走,而辅助移动组件与地面分离,此时行走移动组件在底轨结构上行走移动,从而带动陀螺仪平衡组件及沉降检测组件在路基上行走移动,实现对路基某一路段的沉降检测,而陀螺仪平衡组件可以实现沉降检测组件在检测过程中的平衡,使得沉降检测组件不受路基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路基发生沉降时,沉降检测组件的检测方位不变,从而实现对路基变化下的沉降检测。
进一步,所述陀螺仪平衡组件包括水平支架环,所述水平支架环内设置有竖向支架环,水平支架环的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固定设置有轮架板,每个轮架板的端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撑轮,竖向支架环的上下两侧开设有配合支撑轮滚动滑动的轮槽,每个轮槽的中部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尔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尔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0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