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9583.6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山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06;B65H59/10;B65H54/72;B65H54/54;B65H54/28;H02G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4 | 代理人: | 黄小琴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施工 用电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包括移动底座,还包括:支板,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任一个所述支板的外侧;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板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缆牵引铺设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并且不仅可以使电缆与牵引轮之间紧密的贴合,保证对电缆牵引时的稳定性,还可以使该装置对不同粗度的电缆进行牵引,从而使该装置可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
然而现有的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在对电缆进行牵引时,对电缆的稳固性较差,牵引部件与电缆线之间容易出现滑动,从而导致对电缆的牵引输送效率较低,并且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电缆进行牵引,适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牵引装置,包括移动底座,还包括:支板,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任一个所述支板的外侧;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板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块,对称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底座上,且与所述双向丝杆螺纹连接;两侧分别设有进线孔、出线孔的牵引架,设置在所述支板的上方,且下端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调节杆转动连接;第一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牵引架的内部下端;多个牵引轮,等间距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牵引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第二框架,通过气动伸缩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架靠近第一框架的上方;多个压紧轮,等间距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供气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靠近双向丝杆的下端,且与所述双向丝杆的两侧相连接。
为了便于驱动多个牵引轮同时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链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框架上,靠近所述第二电机的牵引轮的中心转轴延伸出第一框架,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牵引轮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均延伸出第一框架,所述链轮固定连接在牵引轮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多个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为了便于向气动伸缩组件内供气,优选地,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偏心轮、转动轴、第一气缸、带有活塞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杆靠近支板的位置,所述移动底座靠近第一齿轮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靠近第一齿轮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侧,所述偏心轮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环形T型槽,所述环形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移动底座靠近偏心轮的下端,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与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进出气口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气缸的出气口与气动伸缩组件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连接。
为了便于调节第二牵引架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气动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带有活塞的第二活塞杆、拉力弹簧,所述第二气缸对称固定连接在牵引架的内部上端,所述第二活塞杆滑动连接在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设置在第二气缸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上端,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进气口与气管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出气口内安装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山,未经张友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9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芩素作为GLP-1R蛋白激动剂对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 下一篇: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