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8899.3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向阳;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9C64/314;B33Y4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陈涛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用上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Y轴以及Z轴移动的挤出头,立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横架,还包括:料架,料架卡接在横架上;卡座,卡座通过两侧的伸缩件与两侧的立柱相连接,卡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滚动卡紧组件,且材料条能够在滚动卡紧组件内抽送,卡座底部开设有与滚动卡紧组件位置对应的出料孔,卡座底部还设置有加热单元,卡接单元,卡接单元固定设置在卡座和挤出头之间。其有益效果是:利用剩余材料条输送时的牵拉作用,将整个材料的输送线替换成新的材料或者补充的材料,能够减少使用3D打印机时的人工操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众所周知,减材制造是现在的最为普遍的制造方式,但是3D打印是将材料一层一层的叠加起来,从而形成所需要的加工品,相较于减材制造,3D打印能够大大降低制造的材料成本,而且在一些模型生产中,3D打印效率更高。
3D打印的材料有很多种,例如塑料、尼龙、金属等,但无一例外,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呈线状并且能够绕卷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将材料输送至能够加热的挤出头中,实际情况中是采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的物品,因此3D打印机经常需要伴随换料和上料的操作。
由于现有的3D打印机不是用于大批量的生产,所以上料的操作皆是手动进行,将绕接的材料辊抽出端头,然后再将端头插入挤出头中,因此操作步骤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Y轴以及Z轴移动的挤出头,立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横架,还包括:
料架,料架卡接在横架上,且料架设置有若干个,料架上设置有缠绕有材料条的辊子;
卡座,卡座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件,卡座通过两侧的伸缩件与两侧的立柱相连接,伸缩件用于带动卡座进行横向移动,卡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滚动卡紧组件,滚动卡紧组件用于卡紧材料条,且材料条能够在滚动卡紧组件内抽送,卡座底部开设有与滚动卡紧组件位置对应的出料孔,卡座底部还设置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用于将固态的材料条转化为熔融状态;
卡接单元,卡接单元固定设置在卡座和挤出头之间,卡接单元与卡座的功能相同,但卡接单元内仅有一个材料条,卡接单元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座底部相接触的平板,平板上开设有与出料孔位置对应的卡孔;
所述卡接单元包括框座,框座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式结构,框座两侧固定连接有与两侧立柱相连接的横杆,框座内设置有滚动卡紧组件。
优选地,所述滚动卡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卡座内的卡轮,卡轮横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材料条位于两个卡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座内壁的两侧均开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滑动件,所述卡轮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侧的弹性滑动件上。
优选地,所述卡座内的卡轮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卡座内,驱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卡轮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当卡座移动时,驱动件带动两侧的卡轮相互靠近。
优选地,所述卡座内的出料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环内壁为锥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孔内靠近卡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切削件,当伸缩件带动卡座移动时,切削件用于将材料条截断。
优选地,所述切削件为固定连接在卡孔内边缘处的环形切刀。
优选地,所述料架包括可拆式卡接在横架上的底座,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辊子转动连接且卡接在两侧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未经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