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水井型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8826.4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铭;胡中锋;曹少华;闫浩;姜韬;马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B7/04;E02D3/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2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联络 通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水井型联络通道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联络通道的两侧均预留若干个可切割的铝片;将注浆管钻入注浆孔内,并通过定位器确定注浆管的分布角度,以将注浆管分节布置在注浆孔内;获取待冻结区域上方地面的建筑分布信息以及受力分布信息,并基于建筑分布信息以及受力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待冻结区域两侧的荷载大小,以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大小区分出第一注浆区域以及第二注浆区域;按照预设注浆方法依次向第一注浆区域和第二注浆区域中的注浆管注入水泥单液浆。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既不需要在联络通道的两侧以及顶部进行预注浆,也不需要对联络通道进行补偿注浆的前提下,就能够合理的预防冻土融化后导致的地层下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络通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水井型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富水以及软土地区,现有技术开挖联络通道最常用的方法是冻结法,该冻结法因其施工出的加固土体具有可控性高、灵活性强以及安全可靠的特点,从而已经在许多城市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的隔绝地下水。
其中,现有技术大部分通过人工实施该冻结法,导致实施的成本较高,并且在施工后期出现严重的融沉问题。现有技术为了减少融沉带来的危害,大部分采用解冻期跟踪注浆充填土体的方式来控制地层沉降,而注浆位置则依靠工程经验,注浆量则依据工程地面沉降、拱顶位移及净空收敛等监测数据,然而,现有技术无法完全控制解冻期间的融沉问题,若融沉严重,则会使地上建筑出现下沉、开裂,甚至坍塌等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水井型联络通道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完全控制解冻期间出现融沉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集水井型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应用于两个平行隧道之间的联络通道上,所述联络通道的底部设有待冻结区域,所述待冻结区域的两侧均设有三排注浆孔,每排所述注浆孔均包括七个所述注浆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联络通道的两侧均预留有若干个可切割的铝片,所述铝片用于保护所述注浆孔;
将注浆管钻入所述注浆孔内,并通过定位器确定所述注浆管的分布角度,以将所述注浆管分节布置在所述注浆孔内;
获取所述待冻结区域上方地面的建筑分布信息以及受力分布信息,并基于所述建筑分布信息以及所述受力分布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待冻结区域两侧的荷载大小,以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大小区分出第一注浆区域以及第二注浆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注浆区域的荷载大于所述第二注浆区域;
按照预设注浆方法依次向所述第一注浆区域和所述第二注浆区域中的注浆管注入水泥单液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首先在联络通道的两侧均布置好三排注浆孔,再将注浆管钻入每个注浆孔内,并通过定位器确定出每个注浆管的分布角度,以将注浆管分节布置在注浆孔内;进一步的,获取当前待冻结区域上方地面的建筑分布信息以及受力分布信息,以分别计算出当前待冻结区域两侧的荷载大小,并对应区分出第一注浆区域以及第二注浆区域;最后只需要按照预设注浆方法依次向上述第一注浆区域以及上述第二注浆区域中的注浆管注入水泥单液浆。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既不需要在联络通道的两侧以及顶部进行预注浆,也不需要对联络通道进行补偿注浆的前提下,就能够合理的预防冻土融化后导致的地层下沉,同时大幅减少了注浆量,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提升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按照预设注浆方法依次向所述第一注浆区域和所述第二注浆区域中的注浆管注入水泥单液浆的步骤包括:
先向所述第一注浆区域中的第一中间注浆管注入所述水泥单液浆,并在所述第一中间注浆管注浆完毕后,向所述第一注浆区域中的两侧注浆管注入所述水泥单液浆;
在所述第一注浆区域注浆完毕后,向所述第二注浆区域中的第二中间注浆管注入所述水泥单液浆,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注浆管注浆完毕后,向所述第二注浆区域中的两侧注浆管注入所述水泥单液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