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8064.8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任鑫;高典;李威威;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钢筋 混凝土结构 设备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设备及其施工方法,该设备包括:振捣装置,包括振捣装置本体、振动棒和柔性管路,所述柔性管路连接于所述振动棒和所述振捣装置本体;以及供所述振动棒和所述柔性管路穿设的多根穿刺导管,所述穿刺导管竖向设置于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笼中,所述穿刺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钢筋笼的钢筋间距,所述穿刺导管通过绑缚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钢筋笼,在所述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后,所述振动棒依次穿过多根所述穿刺导管并下放至所述混凝土中以振捣密实所述混凝土。本发明解决了对于钢筋布置较为密集的现浇梁采用强拉绑扎成型的钢筋结构,易造成钢筋错位,而导致现浇梁存在质量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浇桥梁设计施工过程中,一般梁体钢筋布置较为密集,钢筋绑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局部钢筋间距过小,尤其在需要避让梁内的预应力孔道的情况下,难以按照设计间距布置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不能插入梁体钢筋结构的内部,导致梁体内部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造成质量隐患。
对于现有的密集钢筋条件下混凝土振捣,施工人员一般采用撬棍或铁丝强拉钢筋,将振捣棒从扩大的间隙中插入振捣,该种方法在现浇梁钢筋骨架绑扎成型的情况下被外力扰动,易造成钢筋错位,影响后期结构使用安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设备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对于钢筋布置较为密集的现浇梁采用强拉绑扎成型的钢筋结构,易造成钢筋错位,而导致现浇梁存在质量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设备,包括:
振捣装置,包括振捣装置本体、振动棒和柔性管路,所述柔性管路连接于所述振动棒和所述振捣装置本体;以及
供所述振动棒和所述柔性管路穿设的多根穿刺导管,所述穿刺导管竖向设置于密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笼中,所述穿刺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钢筋笼的钢筋间距,所述穿刺导管通过绑缚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钢筋笼,在所述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后,所述振动棒依次穿过多根所述穿刺导管并下放至所述混凝土中以振捣密实所述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导管的下端口可翻转地安装有用于遮蔽所述下端口的盖合件,所述盖合件与所述下端口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结件。
进一步的,所述盖合件包括两扇门板,所述门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两所述门板的第一侧分别铰接于所述下端口的相对两侧,两所述门板分别通过弹性拉结件拉结于所述下端口的内壁且压抵于所述下端口的端面,两所述门板拼接在一起的形状及尺寸适配于所述下端口的外径的形状及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拉结件为提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的第二侧形成有缺口,两所述门板的缺口围合形成供所述柔性管路穿设的孔道,所述孔道的尺寸适配于所述柔性管路的外径,所述缺口的内壁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可活动地插设有锁板,所述锁板的一侧弹性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锁板的另一侧伸至所述缺口内并抵靠于另一所述门板的缺口中的锁板,在所述振动棒下放至所述混凝土后,所述柔性管路挤压两所述门板的缺口中的锁板以令所述锁板的另一侧退至所述容置槽中,所述柔性管路嵌设于所述孔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锁板的一侧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连接有顶推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绑缚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绑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笼,所述绑缚件的另一端绕设形成有锁孔,多个所述绑缚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绑缚件的锁孔连通形成锁管通道,所述穿刺导管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锁管通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绑缚件为轧带或扎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