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7789.5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阮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荣军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40/02;H04L67/1097;H04L67/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云端 存储 习惯 验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系统,包括:云端存储机构,用于存储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时长检测机构,用于在支付装置验证密码错误次数超过第一次数阈值后启动对用户后续输入登录密码的每两个相邻字符的输入间隔时长的检测,以获得多个当前间隔时长;习惯解析设备,用于在多个当前间隔时长分别与多个历史间隔时长逐位置匹配时,对密码输入错误次数执行清零操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在云存储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用户在多次输入失败后当前输入密码的每两个相邻字母的输入间隔时长是否与合法用户输入时长习惯匹配的分析,对当前用户的合法性进行有效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存储技术。用户可以将本地的资源上传至云端上,可以在任何地方连入互联网来获取云上的资源。大家所熟知的谷歌、微软等大型网络公司均有云存储的服务,在国内,百度云和微云则是市场占有量最大的存储云。存储云向用户提供了存储容器服务、备份服务、归档服务和记录管理服务等等,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对资源的管理。目前,云计算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广泛推及到各个具体的细小领域,例如,为各个细小领域提供云存储服务或者云计算服务,其中,云存储服务能够解放本地存储空间的同时,提升其数据服务的面积。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如何将优质的云端服务与具体的细小领域进行结合,例如与各个需要进行精细化支付密码管理的支付装置结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系统及方法,能够将优质的云端服务与具体的细小领域进行结合,例如与各个需要进行精细化支付密码管理的支付装置结合,解放每一个支付装置的本地存储压力,推广云存储服务的广度,在云存储提供的两种不同密码验证次数的存储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用户在多次输入失败后当前输入密码的每两个相邻字母的输入间隔时长是否与合法用户输入时长习惯匹配的分析,对当前用户的合法性进行有效判断,并提供当前验证错误次数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整个支付系统的功耗和操作复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时长习惯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云端存储机构,设置在支付装置的远端,用于同时为多个支付装置提供数据服务,所述云端存储机构存储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是所述第一次数阈值的倍数;
验证执行机构,设置在支付装置内,用于在当前用户在支付装置的银行支付应用程序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所述第一次数阈值时,控制所述支付装置进入习惯鉴别模式,还用于在当前用户在支付装置的银行支付应用程序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时,控制所述支付装置进入拒绝登录模式;
时长检测机构,与所述验证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支付装置进入习惯鉴别模式后启动对用户后续输入登录密码的每两个相邻字符的输入间隔时长的检测,以获得多个当前间隔时长;
习惯解析设备,分别与所述验证执行机构以及所述时长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多个当前间隔时长分别与多个历史间隔时长逐位置匹配时,对所述验证执行机构记录的当前用户在支付装置的银行支付应用程序密码输入错误次数执行清零操作;
其中,对银行支付应用程序合法用户每一次成功输入登录密码过程中每两个相邻字符的输入间隔时长进行检测,以获得多个有效间隔时长,对最新设定次数的多次成功输入登录密码过程分别对应的同一位置的有效间隔时长进行均值处理以获得对应位置的单个历史间隔时长,多个位置分别对应的单个历史间隔时长构成所述多个历史间隔时长;
其中,对最新设定次数的多次成功输入登录密码过程分别对应的同一位置的有效间隔时长进行均值处理以获得对应位置的单个历史间隔时长,多个位置分别对应的单个历史间隔时长构成所述多个历史间隔时长包括:每一位置为输入登录密码过程中某两个相邻字符之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荣军,未经阮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7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