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95800.4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升;林梓森;霍绮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G06T15/00;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杨银虎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群 快速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可视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构建的建筑群的二维矢量数据集;通过矢量拉伸的方式对待构建区域的建筑群进行基础模型构建;根据第一建筑群模型与预先构建的三维基元库进行数据匹配拟合以得到第二建筑群模型;对第二建筑群模型中楼层数大于预设值的建筑物数据进行分层数据,并对分层处理后的数据以及第一建筑群模型进行渲染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通过采用矢量拉伸的方式对二维建筑模型进行快速的构建,并通过将建筑群模型与预先构建的基元数据库来进行匹配计算以得到相应的建筑群,大大提升整体构建速度以及渲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可视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设计师传递建筑施工方案的主要方法是施工图纸;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设计师为了保存及传递已确定的三维的建筑施工方案,将三维的建筑施工方案按照设计规则抽象成二维的建筑施工图纸。施工人员拿到二维的施工图纸后,根据已掌握的设计规则,在大脑中还原出设计人员要表达的三维建筑施工方案,然后循序建造出工程实体。并且现有的三维模型的展示相对较为复杂,并且三维模型的重用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快速构建三维模型并方便展示的方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所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建筑群模型的快速构建以及渲染。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建筑群快速构建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构建的建筑群的二维矢量数据集,所述二维矢量数据集包括建筑物编码、建筑物坐标、楼层信息和层高信息;所述建筑群包括多个建筑物;
基于所述二维矢量数据集通过矢量拉伸的方式对待构建区域的建筑群进行基础模型构建以得到包含高程信息的第一建筑群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建筑群模型与预先构建的三维基元库进行数据匹配拟合以得到第二建筑群模型,所述三维基元库包括基元数据,所述基元数据包括建筑物各个平面的拓扑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对所述第二建筑群模型中楼层数大于预设值的建筑物数据进行分层数据处理以得到建筑物各层的数据,并对分层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建筑群模型进行渲染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所述第二建筑群模型中楼层数大于预设值的建筑物数据进行分层数据处理以得到建筑物各层的数据,并对分层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建筑群模型进行渲染操作,包括:
对所述第二建筑群模型中楼层数大于预设值的建筑物数据进行分层数据处理以得到建筑物各层的数据;且每一层形成一独立的数据文件;所述第二建筑群模型为IFC数据模型,所述建筑物各层的数据为IFC数据格式形式;
基于所述语义特征与数据模型转换组件来对建筑物各层的数据和第一建筑群模型进行语义匹配以确定相对应的建筑实体;
对所述建筑实体进行渲染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建筑群模型与预先构建的三维基元库进行数据匹配拟合以得到第二建筑群模型之后,还包括:
获取建筑外墙的构造类型参数,并构建与所述构造类型参数关联的外墙参数模型;
接收待构建的建筑群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外墙参数模型进行节能分析以确定其各项参数是否合理以进行参数优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基于所述二维矢量数据集通过矢量拉伸的方式对待构建区域的建筑群进行基础模型构建以得到包含高程信息的第一建筑群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建筑物部件的几何对象进行分类,如果模型仅使用纹理图片来表达门窗,缺乏墙面开口的几何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5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