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炼锌的铜镉渣浸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5548.7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杜虎忠;张志刚;席多祥;钱立海;胡伟;王荣;姜红霞;弥晓红;王俊;尹广宇;姜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00;C22B3/06;C22B3/46;C22B15/00;C22B1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铜镉渣 浸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炼锌的铜镉渣浸出方法,涉及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工程交叉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处理铜镉渣方法存在浸出效率低、铜泥含铜量低的问题,将一段净化渣经球磨机研磨,与水混合以渣浆态泵送至铜镉渣浓密机沉降,沉降底流连续不断泵送至连续浸出反应槽组,并与浸出剂混合浸出,浸出结束后过滤,得到浸出渣和富镉浸出液;浸出渣经过酸洗和水洗处理之后过滤,滤渣送至铜冶炼厂回收金属铜,滤液返回连续浸出反应槽组做浸出剂重复再利用;得到的富镉浸出液中加锌粉置换,然后过滤获得海绵镉,海绵镉送至镉回收系统中回收镉,滤液返回电解系统回收金属锌。该方法铜镉渣中铜、镉、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9%、95%、96.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工程交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湿法炼锌的铜镉渣浸出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法炼锌过程中,一段净化产出的渣即铜镉渣,其主要成分是单质态的金属锌和夹杂的水溶性硫酸锌,以及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的单质Cu和Cd。据某年产电锌20万t的湿法炼锌企业统计,年产铜镉渣约1.2~1.6万t;铜镉渣浸出回收锌、镉后的浸出渣又称铜泥,其中Cu38%~55%、Cd3.0%~5.0%、Zn7.0%~11.0%,Co、Ni其他成分占0.02~3%,属于危险固弃物,产率约为铜镉渣的35%~40%,渣中有价金属Zn、Cu、Cd等价值巨大,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目前的湿法炼锌企业普遍处理铜镉渣方法为:一段净化渣经球磨研磨与净化液浆化泵送至综合回收工序铜镉渣沉淀池,沉淀池底流再经浸出槽间断用硫酸浸出产出铜泥回收铜,浸出液加锌粉置换回收镉,置换后液返至电解系统回收锌。
铜镉渣在浸出过程中,锌、镉浸出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浸出过程温度、液固比、酸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的稳定性,若浸出过程条件不稳定,将使一部分锌、镉损失于浸出渣中,不仅造成锌、镉资源损失,还会导致环境污染。目前的湿法炼锌企业处理铜镉渣的方法存在处理能力小、铜泥品位低、浸出过程工艺条件调控能力弱、铜泥中的镉危害环境等问题。综上所述,探索湿法炼锌铜镉渣处理新方法,进一步提高铜镉渣浸出效率,降低铜泥锌、镉含量,实现源头减排,减少有毒金属镉二次污染,同时提高企业产品的多样性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湿法炼锌企业普遍处理铜镉渣方法存在铜镉渣浸出效率低、铜泥含铜量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炼锌的铜镉渣浸出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炼锌的铜镉渣浸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镉渣连续浸出:将一段净化渣经球磨机研磨,与水混合以渣浆态泵送至铜镉渣浓密机沉降,沉降底流通过渣浆泵连续不断泵送至连续浸出反应槽组,并与浸出剂混合浸出,浸出结束后过滤,得到浸出渣和富镉浸出液;
(2)浸出渣的酸洗和水洗:将步骤(1)中得到的浸出渣经过酸洗和水洗处理之后过滤,滤渣送至铜冶炼厂回收金属铜,滤液返回连续浸出反应槽组做浸出剂重复再利用;
(3)富镉液除镉:将步骤(1)得到的富镉浸出液中加锌粉置换,然后过滤获得海绵镉,海绵镉送至镉回收系统中回收镉,滤液返回电解系统回收金属锌。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铜镉渣的粒度为80~160目,沉降底流的泵出速度为10m3~15m3/h。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浸出剂包括98%工业硫酸。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浸出剂与底流的质量比为(3~4):1。
进一步的,步骤(1)的浸出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8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5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