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3042.2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8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陆启超;李响;汪喆;田雅宁;谭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曼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9 | 代理人: | 王宏财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调度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本说明书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中,会获取预先划分出的资源区间,并确定出各资源区间的迁移代价;根据各节点的剩余资源量确定各节点的第一优先系数,以及各节点所在的资源区间,并以此确定各节点的迁移影响度;根据各节点的第一优先系数和迁移影响度确定出各节点的第二优先系数,并根据第二优先系数选择被调度的节点。在本方法中,通过划分资源区间的方式,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资源量以及各节点在各资源区间的分布来确定出每个节点的第二优先系数,并根据第二优先系数选择被调度的节点,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基础上,既确保了资源调度的平衡度,又确保了分配的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资源调度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将可用的资源集中在分布式系统中,当接收到用户的资源请求时,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源以供用户使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资源分配的均衡度、利用率以及履约率来衡量当前的资源调度方法。其中,均衡度用于表征分布式系统中各节点的调度的均衡程度,利用率用于表征各节点中的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履约率用于表征分布式系统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能够处理该用户请求的概率。表征资源分配的均衡度、利用率、履约率越高,则表明当前的资源调度方法越优秀。
由于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资源需求,资源的总量是固定的,但资源的消耗却是不确定的,所以在实际进行资源调度的过程中,通常只能确保上述三种指标中的一种或两种,很难做到同时保证较高的均衡度、利用率和履约率。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资源调度方法有两种,一个是Kubernetes资源编排调度系统,另一个是Binpack算法。其中,Kubernetes在进行资源调度时,只能保证较高的均衡度,而无法保证利用率和履约率;Binpack虽然有着较高的履约率,但资源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利用率也较低。可以看出,现有的资源调度方法并不能够同时满足较高的均衡度、利用率和履约率。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说明书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包括:
获取预先划分的资源区间,其中,所述资源至少包括计算资源和/或存储资源;
针对每个资源区间,根据资源需求量落入该资源区间的历史资源请求,确定该资源区间对应的迁移代价;
当接收到当前资源请求时,根据所述分布式系统中各节点当前的剩余资源量,确定所述各节点的第一优先系数以及所述各节点当前所在的资源区间;
针对每个节点,根据该节点当前所在的资源区间以及各资源区间的迁移代价,确定该节点的迁移影响度;所述迁移影响度用于表征调度该节点的资源处理所述当前资源请求后,该节点所在的资源区间所发生的改变对所述分布式系统的影响;
根据该节点的第一优先系数和迁移影响度,确定该节点的第二优先系数;
根据所述各节点的第二优先系数,从各节点中选择目标节点,并调度目标节点的资源处理所述当前资源请求。
可选的,预先划分资源区间,具体包括:
获取各历史资源请求的资源需求量;
根据所述各历史资源请求的资源需求量,以资源需求量落入不同资源区间的历史资源请求的数量之差在预设范围内为约束,划分资源区间。
可选的,根据资源需求量落入该资源区间的历史资源请求,确定该资源区间对应的迁移代价,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3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送网络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