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1777.1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佳;金龙周;金龙建;王浩;王朴;唐天佑;陈宇飞;薛铭扬;汤佳琦;许飞宇;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临海市欧中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B21D22/2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连接 连续 拉深镦挤级进 冲压 方法 模具 | ||
1.一种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工艺计算
进行毛坯计算和拉深工艺计算;
S2,绘制工序图
根据拉深系数、拉深直径、各次拉深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及拉深高度的计算,绘制出各次拉深工序图;
S3,排样设计
排样开始先安排冲切制件毛坯的外形废料,接着再安排拉深、镦挤、翻边及弯曲工序,最后安排落料;
S4,模具设计
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大部分,具体包括内外导柱、导套设计,卸料装置设计、导正销孔与导正销设计以及镦挤结构设计和模具监测装置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毛坯计算时,首先计算制件的弯曲部分和翻边部分,最后在弯曲部分和翻边部分的展开图上增加拉深件的修边余量和拉深底部的工艺补充,再计算出制件拉深的毛坯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拉深工艺计算包括拉深系数、拉深直径计算,各次拉深的凸、凹模圆角半径计算和拉深高度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拉深系数、拉深直径计算:制件采用工艺伸缩带来连接,在首次拉深时留出凸缘,拉深系数按带凸缘筒形拉深件计算;制件确定为八次拉深,结合经验调整后的拉深系数及拉深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次拉深的凸、凹模圆角半径计算:
1)拉深凹模圆角计算:
首次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按经验公式计算,即
式中D—假想毛坯直径;rd—凹模圆角半径;t—材料厚度;d—凹模内径;
以后各次拉深时,rd值逐渐的减小,按式rdn=(0.6~0.9)rd(n-1)计算;
2)凸模圆角半径计算:
除最后一次拉深外,其他所有各次拉深工序中,凸模圆角半径rp取与凹模圆角半径相等或小于凹模圆角半径的数值,按rp=(0.6~1)rd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拉深高度计算:各工序的拉深高度等于制件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排样共分为26个工位,第1工位:冲导正销孔及中部外形废料、第2工位:预切外形废料、第3工位:预切外形废料、第4工位:空工位、第5工位:首次拉深、第6工位:空工位、第7工位:第2次拉深、第8工位:第3次拉深、第9工位:第4次拉深、第10工位:第5次拉深、第11工位:第6次拉深、第12工位:第7次拉深、第13工位:第8次拉深、第14工位:第1次镦挤、第15工位:冲底孔、第16工位:第2次镦挤、第17工位:第3次镦挤、冲中部导正销孔、第18工位:第4次镦挤、第19工位:精切外形废料、第20工位:精切外形废料、第21工位:空工位、第22工位:翻边、第23工位:空工位、第24工位:弯曲、第25工位:空工位、第26工位:制件与载体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连接件的连续拉深镦挤级进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首先在第1工位载体两边冲切出两个导正销孔,紧接着在第2~19工位的载体两边各设置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在第20工位将两边载体切除后,第20~26工位无法采用第1工位冲切出的导正销孔进行定位,因此该模具在第17工位的中部载体冲出另外一个导正销孔,从第20~26工位在中间载体的导正销孔上设置导正销进行衔接定位,这样可以使整个带料在冲裁、拉深、镦挤、翻边、弯曲等过程中能很好的得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临海市欧中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临海市欧中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17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