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耕深旋耕刀表面喷涂重熔一体化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90196.6 申请日: 2022-06-17
公开(公告)号: CN115011909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6
发明(设计)人: 陈吉朋;王计安;张雨秋;汪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23C4/131 分类号: C23C4/131;C23C4/06
代理公司: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代理人: 孙承尧
地址: 21003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耕深旋耕刀 表面 喷涂 一体化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耕深旋耕刀表面喷涂重熔一体化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步骤为:对旋耕刀表面预处理至露出基体材料;安装旋耕刀并定位电弧喷枪和感应线圈;旋耕刀待喷涂的部位进行出油与清洗;能够沿着旋耕刀的设置方向行进的电弧喷枪利用压缩空气将熔化的材料雾化成微熔滴喷涂到旋耕刀的表面上形成致密的涂层,且涂层和旋耕刀的基体之间为机械结合状态;同时,能够沿着旋耕刀的设置方向行进的感应线圈对旋耕刀进行感应加热,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瞬间熔化旋耕刀的涂层和基体表层,使旋耕刀上的机械结合状态形成冶金结合。本发明的加工方法通过构建表面喷涂‑感应重熔一体化加工,得到的耐磨涂层的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耕深旋耕刀表面喷涂重熔一体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旋耕刀一般是在含有农药、化肥或者是一些潮湿,有腐蚀性的环境中作业,并与土壤中的碎石或作物残渣等发生摩擦,并伴随着振动,冲击等,磨损是导致旋耕刀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学者提出利用表面强化技术制造大耕深耕刀代表性的有:表面激光冲击强化、表面渗铬。文献(赵荔等.大耕深旋耕刀激光冲击强化后的表面性能[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03):36-40)披露了激光强化主要用于防止表面应力集中,但对旋耕刀工件耐磨性的提升作用有限;而文献(赵玉凤等.旋耕刀用65Mn钢表面渗铬工艺优化及其耐磨性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10):156-160)披露了旋耕刀工件表面渗铬形成的硬质表层薄,制备的时间较长(9h),实际应用也很困难。近年来,表面涂层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耐磨表面制备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献(万伟伟等.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热喷涂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粉末冶金工业,2021,31(04):94-99)披露了典型涂层技术有: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喷涂、冷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电弧的熔覆、堆焊、喷涂等。

近年来,电弧喷涂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电弧喷涂技术可获得光滑、致密、结合强度高的高质量涂层,据统计,在所有的热喷涂技术中,电弧喷涂应用的市场份额已接近第三位。随着电弧喷涂技术的发展,电弧喷涂丝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如复合丝、巴氏合金丝、铝青铜丝等,因此涂层的抗氧化性、隔热性、导电性和耐磨性也逐渐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大大提高了涂层的性能。

电弧喷涂是以电弧为热源,利用两根连续供电的金属丝之间的电弧燃烧来使金属熔化,然后利用压缩空气将熔化的材料雾化成微熔滴,喷涂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电弧喷涂技术的缺点主要有:喷涂过程中一些粉末状颗粒不可能全部融化,导致颗粒撞击到基体材料表面时变形不足,在冷却和凝固之后,粒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隙或空穴,这会降低涂层的性能。另外,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主要是机械结合(具有一定动能的熔滴碰撞到经过粗糙处理的基材表面后与表面上的凸起和凹陷处形成的机械咬合),结合强度不是很高,加之涂层制备过程中粒子的快速冷却和较大的温度梯度通常会造成涂层内部残余拉应力的产生,因此该技术方法的工件界面和孔隙缺陷、抗旋耕冲击性能有限的问题已成为业内共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耕深旋耕刀表面喷涂重熔一体化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可实现电弧喷涂和感应重熔的同步加工,能够实现旋耕刀工件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减少涂层内部热应力和降低能耗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大耕深旋耕刀表面喷涂重熔一体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步骤为:

A、对旋耕刀表面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露出基体材料;

B、将旋耕刀装在变位机夹爪上、并将高速电弧喷涂装置中的电弧喷枪的喷嘴朝向旋耕刀且感应重熔装置中的感应线圈套置在旋耕刀上;

C、对露出基体材料的旋耕刀待喷涂的部位进行出油与清洗,保证旋耕刀表面充分洁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