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位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9446.4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褚亚昀;陈宜;杨晶;赵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7/06;H04W4/80;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7 | 代理人: | 刘康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位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位预警装置,该体位预警装置包括体位监测仪和体位提示器,体位监测仪设置成能够佩戴于患者头部,体位监测仪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感应器,多个感应器用于感应患者头部体位变化,多个感应器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感应器发送的体位信息;体位提示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体位提示器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体位异常信息并提醒患者。本发明提出的体位预警装置便于佩戴和使用,体位监测仪能够严密监测患者体位,体位提示器能够在体位变化时及时预警提醒患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改变体位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位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位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手术中通常会填充硅油或者惰性气体,由于硅油、惰性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上面,由此,患者通过采取面向下卧位,可以使硅油或惰性气体向上漂浮,从而有效顶压视网膜及裂孔,同时也有利于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促进视网膜复位,还可以防止硅油或惰性气体进入前房,避免引起角膜内皮损伤、角膜水肿瞳孔阻滞、青光眼或晶状体混浊等术后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根据患者视网膜脱离、裂孔的具体位置不同,术后卧位也会不同,例如后极部裂孔,如黄斑裂孔术后应执行俯卧位,颞侧或鼻侧视网膜裂孔术后应执行侧卧位,硅油填充患者术后应执行俯卧位,因此,严格的术后卧位管理是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的关键。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措施,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的机制是利用重力作用,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
目前为了保证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眼科术后、辅助呼吸等原因所采用的准确卧位,多由护工或者家属帮忙看护患者,防止患者睡眠期间翻身导致体位改变,但一旦护工或家属看顾疏忽或休息,患者改变体位则很难被及时发现,影响手术效果甚至患者眼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体位改变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体位预警装置,所述体位预警装置包括:
体位监测仪,所述体位监测仪设置成能够佩戴于患者头部,所述体位监测仪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感应器,所述多个感应器用于感应患者头部体位变化,多个所述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感应器发送的体位信息;
体位提示器,所述体位提示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体位提示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体位异常信息并提醒患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体位预警装置,体位监测仪能够佩戴于患者头部,通过设置多个感应器,对患者不同角度的体位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设置控制器,对感应器反馈的患者体位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从而及时获知患者的体位是否处于设定的正确状态;体位提示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从而能够接收控制器发送的体位信息,当控制器分析获知患者体位异常时,能够及时将异常信息发送至体位提示器,从而体位提示器能够及时提示患者,辅助患者恢复至正确体位。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体位预警装置便于佩戴和使用,并且能够严密监测患者体位和在体位变化时及时预警提醒患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改变体位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体位预警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位监测仪包括头部佩戴环,所述头部佩戴环的形状设置为圆环状或椭圆环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佩戴环设置成径向尺寸可调节,以与患者的头部尺寸相适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位监测仪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垫圈,所述柔性垫圈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头部佩戴环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头部佩戴环上,四个所述感应器设置成能够与患者头部的前额部中央、枕后部中央、左颞部、右颞部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未经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9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