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8548.4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赵郑拓;李肖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A61N1/375;A61B5/263;A61B5/294;A61B5/388;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金辰晖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周围神经 线性 柔性 电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所述柔性电极包括植入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植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植入到周围神经束内,所述固定部分被配置为将所述柔性电极固定到周围神经束周围的肌肉,其中:所述柔性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导线层;以及所述植入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位点,每个电极位点电耦合到导线层中的导线之一,并且在柔性电极植入到所述周围神经束内之后与周围神经接触,以从周围神经采集电信号并通过导线传输采集到的电信号,或向周围神经施加通过导线接收到的电信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轴突再生和功能康复,还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周围神经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可以给疼痛的神经施以低级别电脉冲,从而产生痛觉干扰。这些非疼痛感觉通路的刺激似乎从附近的疼痛通路衰减输入。PNS可以与浅表电极一同应用,如用于坐骨神经治疗腿部疼痛。作为另一种选择,皮下电极可放置在疼痛的一般区域,例如腰部疼痛。PNS已应用于众多疼痛症状,包括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髂腹股沟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病变(感觉异常性股痛)、腰痛、颈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截肢后残端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疝气手术后疼痛、开胸后综合征、三叉神经痛,以及其他类型的疼痛。
目前常见的神经电极包括植入于神经束外的束外神经电极和植入于神经束内的束内神经电极。束外神经电极在应用时包裹在外周神经束的外侧。诸如Cuff电极和FINE电极等常用的束外电极在使用时被组装在硅胶软管或扁平导管内壁上,然后将硅胶软管或扁平导管包裹在神经束的外侧。
线性束内电极将电极记录端排布在长条形基底上并且在应用时将基底插入神经束中。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所述柔性电极包括植入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植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植入到周围神经束内,所述固定部分被配置为将所述柔性电极固定到周围神经束或周围神经束附近的其他组织,其中:所述柔性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导线层;以及所述植入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位点,每个电极位点电耦合到导线层中的导线之一,并且在柔性电极植入到所述周围神经束内之后与周围神经接触,以从周围神经采集电信号并通过导线传输采集到的电信号,或向周围神经施加通过导线接收到的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的线性式柔性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柔性电极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柔性电极,所述方法包括:在基底之上制造第一绝缘层、导线层、第二绝缘层和电极位点;以及从基底分离出柔性电极;其中,通过图形化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层的与电极位点对应的位置制造出通孔。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8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籽棉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针灸的柔性电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