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6902.X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刚;左生荣;罗亚成;翁芳;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群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12;F26B25/00;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谷晓刚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极管 清洗 高效 烘干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包括机体、顶筒、风扇、发热管盘、出风口、出风管、防护网框和感应系统,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筒,且机体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顶筒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和发热管盘,且发热管盘位于风扇的下方,所述机体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出风口;通过设置的感应系统,可实时对出风管内的风速进行感应,从而通过风速数值判断防护网框是否因积尘而受阻,并通过声光报警器起到警示提醒作用,提醒车间内的工人们及时将防护网框拆下进行清理更换,保证出风管内的正常通风,从而保证烘干系统的烘干效率,而通过设置的拆装机构,可给后续操作人员对防护网框的拆装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极管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具有两不对称电导的电极,二极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二极管上的封装树脂烘干,完成二极管的快速定型,一般都需要用到一种烘干装置来对二极管进行集中烘干,如公开号为CN216080690U的现有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二极管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风扇、电热管和通风管等部件,这种由多个子装置组成的系统化烘干设备,也可以称之为“烘干系统”。
现有的二极管加工用烘干系统在使用时,会在机体两侧的出风管上安装防护网框,但当防护网框积存灰尘时,操作人员若不及时将防护网框拆下进行清理,会影响烘干系统的正常出风,增加风阻,从而降低整体的烘干效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烘干系统中出风管的防护网框在积尘后,操作人员无法及时知晓并将其拆下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二极管清洗后的高效烘干系统,包括机体、顶筒、风扇、发热管盘、出风口、出风管、防护网框和感应系统,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筒,且机体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实现进风,所述顶筒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和发热管盘,且发热管盘位于风扇的下方,风扇可将热风吹入机体内实现热风烘干,所述机体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机体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出风管,用于排风,所述出风管的端部安装有防护网框,所述感应系统包括控制主板、报警模块、感应模块、风速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出风管的顶部安装有风速传感器,且风速传感器的底端贯穿至出风管的内侧,用于对出风管内的风速进行实时感应,所述机体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主板、报警模块、感应模块均安装在控制盒内,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在控制盒的顶部,所述报警模块和感应模块均与控制主板相连,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感应模块相连,实现风速数值的发送,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报警模块相连,使得报警模块可启动声光报警器,所述出风管与防护网框之间设有拆装机构,使得防护网框易于拆装;
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基杆、基套、活动块、U形卡块和定位杆,所述出风管的端部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杆,所述防护网框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防护网框套在两个定位杆上,所述出风管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基杆,且基杆上活动套设有基套,所述基套的一侧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端部固定有U形卡块,所述U形卡块的端部延伸至防护网框的侧面,并套在定位杆的端部,可实现对防护网框的稳定限位,后续可将活动块和U形卡块拉走,即可实现防护网框的拆装,所述基杆的端部固定有端板,所述基杆的表面相对于基套和端板之间套设有弹簧,保证日常使用过程中U形卡块可始终卡在定位杆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转动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一侧固定有搭块,可在活动块拉动时将搭块旋转搭在端板上,实现活动块拉动时的支撑限位,所述旋转杆的顶端固定有捏块,且捏块呈半圆形,方便对旋转杆的转动,所述活动块的表面相对于旋转杆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圆形凸起,且橡胶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圆形孔,其中一个所述圆形凸起嵌入至圆形孔中,实现旋转杆转动后的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群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泗阳群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6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