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优化方法、用户设备及其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85415.1 | 申请日: | 2022-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乔智;蔡译纬;苏俊杰;蒲鹤文;樊恩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52/14;H04W52/18;H04W5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优化 方法 用户 设备 及其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功率优化方法。所述功率优化方法应用于UE。所述功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UE确定UE的当前应用场景。UE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相对应的数据传输窗口。与UE的不同应用场景相对应的数据传输窗口具有传输数据的不同时段和进入暂停的不同时段中的至少一个。UE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窗口来传输数据。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6月16日,申请号为63/211,03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21年8月17日,申请号为63/233,83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申请日为2022年6月9日,申请号为17/836,642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美国专利申请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功率优化(power optimization)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为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执行不同上行链路业务整形(traffic-shaping)的功率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技术、全球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技术还称为第二代(secondgeneration,2G)蜂窝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技术、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CDMA2000)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还称为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蜂窝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技术、增强LTE(LTE-Advanced,LTE-A)技术、时分LTE(Time Division LTE,TD-LTE)技术还称为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蜂窝技术。这些蜂窝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电信标准中,以提供使得不同的无线装置能够在市级、国家级、区域级甚至全球级别进行通信的通用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一个示例是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5G NR是第三代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发布的对LTE移动标准的一系列改进。旨在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
在5G NR中,当UE多次传输少量数据时,UE可能会使用比4G通信更多的功率。因此,如何降低5G NR上行数据传输的功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功率优化方法、UE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功率优化方法。所述功率优化方法应用于UE。所述功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UE确定UE的当前应用场景。UE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相对应的数据传输窗口(data transmission window)。与UE的不同应用场景相对应的数据传输窗口具有传输数据的不同时段和进入暂停的不同时段中的至少一个。UE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数据传输窗口来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功率优化方法中,UE的当前应用场景是前台活动(foregroundactivity)正在运行、无前台活动正在运行、屏幕关闭(Screen Off)模式或勿扰(Do NotDisturb)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5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纤维幅材端部的接头和设备
- 下一篇:云自动化履行使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