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海核电厂用长距离废水排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3961.1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乃林;周哲俊;郭家广;郑洋;杜明胜;刘得印;方汝贵;尚一凡;陈刚;乔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22;G21D1/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海 核电厂 长距离 废水 排放 系统 | ||
本申请属于核电厂废水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海核电厂用长距离废水排放系统;该系统包括:厂域排水模块、陆域排水模块和海域排水模块;厂域排水模块通过陆域排水管道向陆域排水模块输送废水;陆域排水管道为双套管设计;厂域排水模块,包括废水排放装置和淡水输送装置;废水排放装置通过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将废水输送至陆域排水模块;淡水输送装置将淡水输送至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以使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充满淡水;陆域排水模块通过海域排水管道向海域排水模块输送废水;海域排水模块将废水排放至海洋。陆域排水管道的双套管设计实现了废水与环境土壤的可靠物理隔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核电厂废水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海核电厂用长距离废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近海核能供热核电厂厂址距海岸的直线距离一般可达几十公里,同时核电厂周边淡水资源有限,需采用海水冷却的方式冷却核电厂工艺系统。海水冷却方式有直流冷却和冷却塔冷却两种方式。由于近海厂址距海较远,直流冷却造价高运行成本大,因此大都采用冷却塔冷却方式,冷却塔的出水通过循环水泵向常规岛汽轮机凝汽器及辅机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水,被加热的冷却水通过压力管道再送回冷却塔进行冷却。海水往复循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同时循环海水不断进行浓缩,浓缩海水盐度增加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定期排出浓盐水;同时如核电厂采用海水淡化工艺,也会产生浓盐水;核岛处理合格的放废水也需排放。浓盐水和放废水(以下统称为废水)需一同排放到海中的特殊利用区。
废水排放比较经济的方式为直埋管道。由于废水直埋管道需穿过陆地(包括农田)区域,管道管壁一旦有破损,废水渗漏会导致陆地区域土壤盐碱化,损害当地农业资源。传统做法是增加对流体监测,对比出入口水流量的变化判断泄漏情况,或加强施工质量等措施,但都无法实时监测浓盐水泄漏情况,不能做到及时补救。由于废水水流量较大,当流体监测到流量变化时,废水已经污染了直埋管泄漏点附近的土壤、对周围土壤造成了损害,同时也增加了赔偿及舆情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近海核电厂用长距离废水排放系统,解决现有几十种不能做到及时补救废水泄漏,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损害的问题。
实现本申请目的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海核电厂用长距离废水排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厂域排水模块、陆域排水模块和海域排水模块;
所述厂域排水模块通过陆域排水管道向所述陆域排水模块输送废水;
所述陆域排水管道为双套管设计;
所述厂域排水模块,包括废水排放装置和淡水输送装置;所述废水排放装置通过所述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将所述废水输送至所述陆域排水模块;所述淡水输送装置将淡水输送至所述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以使所述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充满淡水;
所述陆域排水模块通过海域排水管道向所述海域排水模块输送所述废水;
所述海域排水模块,用于将所述废水排放至海洋。
可选的,所述陆域排水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监测点,用于监测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淡水的水质。
可选的,
所述陆域排水管道至少有两条,两条所述陆域排水管道一备一用。
可选的,所述陆域排水管道的内套管采用玻璃钢材质,内套管的外壁涂刷防锈漆;所述陆域排水管道的外套管采用混凝土材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检修孔,用于管道维修。。
可选的,所述监测点有多个,所述陆域排水管道上每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一个所述监测点。
可选的,所述陆域排水模块,包括:高位排水塔和淡水排水泵;
所述高位排水塔设置于海陆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3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摇床自动开关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