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3631.2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罗竞超;罗哲;屠国伟;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G06K9/62;G06N3/08;A61B5/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脉 夹层 识别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主动脉夹层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将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与标准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比对,得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基于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分别确定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和血流到达时间;基于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得到四肢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将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周期特征描述指数;基于波形差异比对结果、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血流到达时间、四肢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和周期特征描述指数构建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无创伤而快速的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因急性胸痛就诊患者也逐年递增。对急性胸痛的患者,我们常常需要对其病因进行鉴别,判断到底是冠脉疾病还是其他疾病。非冠脉疾病引起的胸痛中最为危重的是主动脉夹层,虽然相比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却极其凶险。这些患者随时有夹层破裂的风险,一旦破裂就难以挽救,故病死率极高,而及时的外科治疗是挽救病人的关键。主动脉夹层的确诊主要依赖CT血管造影,这项检查是有创伤的,且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故难以对每个胸痛的患者都进行该检查。此外,如果患者最终排除夹层,那么行CT血管造影又会损耗处理其他病因的时间。因此,需要一种无创伤而快速的主动脉夹层识别工具。
因此,提出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供一种无创伤而快速的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
将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与标准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比对,得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
基于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分别确定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和血流到达时间;
基于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得到四肢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
将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周期特征描述指数;
基于所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所述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振幅、所述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血流到达时间、所述四个部位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和所述周期特征描述指数构建主动脉夹层识别模型。
可选的,所述获取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之前,包括:
获取患者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及其主动脉夹层识别结果;
判断所述患者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及其主动脉夹层识别结果的获取渠道是否满足预设渠道;
当所述患者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及其主动脉夹层识别结果的获取渠道满足预设渠道时,将满足所述预设渠道的所述患者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及其主动脉夹层识别结果作为目标研究对象;
基于预设比例对所述目标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得到训练对象、验证对象。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与标准脉搏血氧波形进行比对,得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包括:
对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的舒张期波形进行高阶多项式拟合,得到拟合优度;
判断所述拟合优度是否满足预设优度;
当所述拟合优度满足所述预设优度时,基于所述训练对象的四肢肢端脉搏血氧波形得到波形差异比对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3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