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U控制的电池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7104.0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9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其海;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徐民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u 控制 电池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CU控制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和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当采样的电池电压低于电池额定浮充值时,微控制器控制主电路保持充电电流不变,充电电压随着电池电压升高而增加,以恒流模式充电;采样的电池电压达到额定浮充值时,微控制器控制主电路保持充电电压不变,控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以恒压模式充电。本发明提高了电池的充电的稳定性,可以防止过充对电池造成的损伤,有效地保护电池充电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蓄电池充电,尤其涉及一种MCU控制的电池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24V-48V低压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如下:
1)恒流充电:
恒流充电对于即将饱和的电池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样有可能会导致电池过充损坏,实用性不高;
2)恒压充电:
恒压充电对于在电池电压比较低的情况下,会使电池两端电压很高,对于电池在充电的时候有很大的损伤,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实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CU控制的、安全、可靠的电池充电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CU控制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和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当采样的电池电压低于电池额定浮充值时,微控制器控制主电路保持充电电流不变,充电电压随着电池电压升高而增加,以恒流模式充电;采样的电池电压达到额定浮充值时,微控制器控制主电路保持充电电压不变,控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以恒压模式充电。
以上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阻分压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的第一端接直流转换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第二端接地;电阻分压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电路接微控制器的电压采样信号输入端。
以上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双串联开关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直流转换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串接后与第一电阻并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微控制器的电压采样信号输入端;第四电容接在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第一双串联开关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接辅助电源正极,中心引脚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
以上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电流采样电阻和第二滤波电路;直流转换电路输出端的负极接地,并通过电流采样电阻接电池的负极;差分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电池的负极,第二端接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电路接微控制器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
以上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双串联开关二极管,差分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接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九电阻接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通过第七电阻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微控制器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第三电容接在微控制器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第二双串联开关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接辅助电源正极,中心引脚接微控制器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7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步法生产γ-氨基丁酸的方法及其菌株构建
- 下一篇:无源倍速全自动万能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