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织造材料基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6490.1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费翔;谢继华;李世煌;蔡吉祥;郑锦森;郑庆中;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08;B32B27/30;B32B27/34;B32B27/32;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程晓波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造 材料 粘结 增强 多级 结构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织造材料基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微米纤维多孔膜材料,内层为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多孔膜材料;两种结构材料通过热压进行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是由高熔点和低熔点两种聚合物材料组成,其高熔点聚合物材料作为支撑材料;低熔点聚合物材料作为热熔胶和孔结构调控材料利,其主体材料是10-90wt%高熔点聚合物和10-90wt%低熔点聚合物;
所述的内层,是利用纳米纤维堆叠组成的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多孔膜材料,其主体材料包括芳纶、PA6或PVA聚合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和外层,是利用双组份非织造布低熔点组份在热压作用下融化然后冷却凝固作为粘结剂复合。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结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复合纺丝法制备上述聚合物组合的双组份无纺布,制备包含纳米颗粒的用于制备多级结构纳米纤维的前驱液,将双组份无纺布作为基底通过纳米纤维堆叠法制备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多孔膜,最后通过热压制成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双组份非织造布的复合纺丝法,包括纺粘法或熔喷法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堆叠法,包括静电纺丝、液/熔喷纺丝、真空抽滤或相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多级结构纳米纤维添加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200nm,且添加纳米颗粒制备的前驱液中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5-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液喷纺丝制备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多孔膜材料,气罐压力为0.05-10MPa,喷枪口径为0.1-5mm,所述的接收距离为5-50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压制备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材料,热压温度为70-150℃,热压时间为0.5-5min,热压压力为0.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64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