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6480.8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1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陈旭红;耿菲菲;刘胜茂;杨金凤;唐天鹏;肖钰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泰六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86 | 代理人: | 杨正辉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金耳菌中 麦角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食用金耳菌中有效活性成分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金耳菌包生长20天出现菌丝后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在10supgt;5/supgt;cfu/mL‑10supgt;9/supgt;cfu/mL范围,乙酸钠溶液浓度为0.1‑1g/L,每2‑3天喷施1次,连续4周。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足。通过向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一段时间,可提高金耳菌中的麦角硫因成分的含量。通过实验证明,金耳菌包喷施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后,金耳子实体中的麦角硫因含量是不施用处理的1.2‑3.3倍;与此同时,金耳菌中烟酰胺的含量也随之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食用金耳菌中有效活性成分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耳别名黄金银耳、黄木耳、金木耳、黄耳、脑状银耳、脑耳、胶耳等,属银耳科银耳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真菌。麦角硫因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手性氨基酸,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起着抗氧化,防止紫外辐射损伤,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参与细胞内的能量调节等诸多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理保护剂。麦角硫因是通常认为安全的产品,性能稳定,在医药、生物医学、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麦角硫因是一种独特的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含硫氨基酸,只能从某些食物中获得,特别是真菌、动物的肾脏和肝脏、黑色和红色的豆类和一些细菌等。
食用菌是麦角硫因的主要来源,且安全性可达到食品级,但其天然产量较低,如何提高麦角硫因产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食药用菌子实体中麦角硫因含量可观,但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使用子实体提取的方法往往是不合适的,因为子实体栽培时间长,成本较高;因此在食用菌栽培领域方面如何提高麦角硫因含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通过农艺措施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相关技术尚未见报道。
紫色硫细菌从属于光合细菌,是一种多功能的益生菌,应用于能源、食品医疗、农业、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光合细菌菌液能够被很多动植物所利用,加快它们的生长生育,提高它们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采用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耳菌中烟酰胺的含量。所述金耳为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金耳菌中麦角硫因含量的方法,包括在金耳菌包生长过程中喷施含乙酸钠的紫色硫细菌发酵液。
优选的,所述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5cfu/mL-109cfu/mL。
优选的,所述紫色硫细菌发酵液中紫色硫细菌的数量为109cfu/mL。
优选的,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1-1g/L。
优选的,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5g/L。
优选的,所述喷施为 金耳菌包生长20-25天菌丝出现后喷施。
优选的,所述喷施为每2-3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4周。
优选的,喷施周期内每间隔4平方米宽的菇棚内使用1个100瓦的白炽灯白天照射4小时以增强棚内光线的不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6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