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及送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76218.3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伟;徐猛;韩一博;高国超;刘洪喜;蒋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12/50 | 分类号: | B22F12/50;B22F10/25;B22F12/57;B22F12/90;B22F12/70;B22F10/85;B22F10/30;B22F10/322;B22F12/55;B22F12/13;B22F1/142;B33Y10/00;B33Y30/00;B33Y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送粉装置壳体(1)和设置送粉装置壳体(1)顶部的多路结构相同的送粉装置,每路送粉装置包括储粉仓(5)和送粉构件,储粉仓(5)通过锥形落粉座(6)与送粉构件的进粉口连通,送粉构件的出粉口(12)外接粉末输送管道,出粉口(12)设置有送粉率监测装置(11),送粉构件和送粉率监测装置(11)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粉仓(5)顶端设置有与储粉仓(5)连通的加粉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粉仓(5)内竖直设置有搅拌加热一体装置(10),搅拌加热一体装置(10)包括搅拌桨叶(18)、空心搅拌棒(17)、电阻式加热棒(19)、搅拌电机(9)、搅拌电机固定架(16)、正极棒和负极棒,搅拌电机(9)通过搅拌电机固定架(16)设置在储粉仓(5)顶部,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空心搅拌棒(17)的顶端与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桨叶(18)固定设置在空心搅拌棒(17)的底部外侧壁,电阻式加热棒(19)填充设置在空心搅拌棒(17)的空心腔体内,空心搅拌棒(17)的顶端固定套设有正极电源接口环和负极电源接口环,搅拌电机(9)的底端设置有绝缘罩,空心搅拌棒(17)竖直向下穿过绝缘罩,正极电源接口环和负极电源接口环位于绝缘罩内,绝缘罩上开设有正极棒定位孔和负极棒定位孔,正极棒穿过正极棒定位孔与正极电源接口环接触形成电连接,负极棒穿过负极棒定位孔与负极电源接口环接触形成电连接,正极电源接口环和负极电源接口环分别通过线缆与电阻式加热棒(19)电连接,线缆设置在空心搅拌棒(17)的空心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电源接口环上沿周向设置有正极环形凹槽,负极电源接口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负极环形槽,正极棒的一端外接电源正极,正极棒的另一端为正极球形头,正极球形头滑设在正极环形槽内,负极棒的一端外接电源负极,负极棒的另一端为负极球形头,负极球形头滑设在负极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粉仓(5)的顶板上设置有粉末余量监测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粉末余量监测装置(8)为超声波监测装置,超声波监测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送粉构件包括送粉仓(7)、送粉转盘(20)和粉盘驱动电机(15),送粉构件的进粉口开设在送粉仓(7)的顶板上,送粉转盘(20)设置在送粉仓(7)内,进粉口位于送粉转盘(10)的正上方,粉盘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送粉仓(7),粉盘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顶端与送粉转盘(20)底面中心固定连接,送粉仓(7)底板上设置有与送粉仓(7)内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口(14),惰性气体进气口(14)外接惰性气体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动气流控制阀和气压传感器,粉盘驱动电机(15)、电磁阀、电动气流控制阀、气压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送粉转盘(20)上开设有环形储粉槽,送粉构件的进粉口和送粉构件的出粉口(12)均位于环形储粉槽正上方,送粉构件的进粉口和送粉构件的出粉口(11)对称于环形储粉槽的圆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PC端上位机(3)、单片机微控制器和触摸屏(2),单片机微控制器与触摸屏(2)通过串口连接,PC端上位机(3)与单片机控制器通过Wi-Fi连接,粉盘驱动电机(15)的底端上设置有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与单片机微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10.基于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的送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多材料增材制造送粉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S01:将增材制造原料的粉末分别加入到送粉构件的储粉仓内;
S02:储粉仓内的增材制造原料通过锥形落粉座进入到送粉构件内,通过送粉构件的出粉口输送预设粉末;
S03:通过送粉率监测装置监测送粉速率,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送粉构件调节送粉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62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组份移印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拼音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