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5441.6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婕;王华民;赵桥;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ro 覆盖 小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分别获取任一主服务小区和对应的多个邻区的MRO采样数据;
S2基于所述MRO采样数据,获取当前主服务小区的重叠覆盖度,若重叠覆盖度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度阈值,则当前主服务小区对应的邻区为影响邻区,输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影响邻区个数;
S3判断每个影响邻区是否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圈邻区,非第一圈邻区的影响邻区为过覆盖邻区,输出所述过覆盖邻区的数量;
S4若当前主服务小区的过覆盖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的过覆盖邻区阈值,则当前的主服务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MRO采样数据进行解析,包括:
获取现网工作参数,所述现网工作参数包括小区名称、eNodeBID、基站类型、基站位置信息、CI、基站信号频点、基站天线方向角、基站天线挂高以及基站天线发射功率;
获取主服务小区的RSRP,弱覆盖采样点、主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邻区采样点的RSRP以及重叠覆盖区域的RSR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获取多个邻区与当前主服务小区的重叠覆盖度包括:
S201基于所述MRO采样数据,获取邻区在所述MRO采样数据中出现的采样点,获取各个采样点的第一RSRP值;
S202基于邻区的MR数据,获取邻区的总采样点数量,获取与步骤S201中相同的重叠采样点以及对应的数量,获取各个重叠采样点的第二RSRP值;
S203对任一重叠采样点,获取所述第一RSRP值和第二RSRP值的差值;
S204输出差值大于预设RSRP差值门限的采样点数量,获取重叠覆盖度:
重叠覆盖度=差值大于预设RSRP差值门限的采样点数量/总采样点数量×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主服务小区对邻区的过覆盖影响比例:
过覆盖影响比例=重叠采样点数量/总采样点数量×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任一邻区,若对应的主服务小区对该邻区的过覆盖影响比例大于预设过覆盖影响比例阈值、该邻区与对应的主服务小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重叠覆盖度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度阈值,则该邻区为对应的主服务小区的影响邻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每个影响邻区是否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圈邻区,包括:
对于每个影响邻区,获取影响邻区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距离;
获取主服务小区和影响邻区的方向角,分别获取方向角角平分线与主服务小区和影响邻区连接线的夹角;
按夹角的角度从小到大,依次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是否存在比当前影响邻区夹角更小且距离更小的影响邻区,若不存在,则判断当前影响邻区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圈邻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MRO的过覆盖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每个影响邻区是否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圈邻区,包括:
按距离大小,从大至小排列生成多个影响邻区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距离列表;按角度大小,从大至小排列生成多个影响邻区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角度列表;
根据所述距离列表和所述角度列表依次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是否存在比当前影响邻区夹角更小且距离更小的影响邻区,若不存在,则判断当前影响邻区为所述主服务小区的第一圈邻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54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