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及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4334.3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珉;陈亚琛;朱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乾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45/02;B21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鹏超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连轧 生产 高磁感 取向 电工 方法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在入口段,经过常化酸洗的热轧卷先经过开卷为带钢;在冷连轧入口前,先将钢带升温至50‑80℃,然后再次将钢带升温至90‑120℃;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采用一次冷轧法进行冷连轧,在轧制过程中第一机架至第五机架出口带钢温度为120‑250℃,冷连轧后带钢温度降温至60‑90℃,对冷连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本发明减小带钢在冷轧入口段发生断带的几率;用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实现连续轧制,出口端带钢的出口速度最大能达到800m/min,生产效率高,可靠稳定生产;而且提高了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成品横向厚度控制精度和板形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向电工钢冷连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及制品。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取向电工钢的主要工序包括常化酸洗工序、冷轧工序、脱碳 (渗氮)退火工序、高温退火工序、拉伸平整退火工序、切边分卷工序和包装分装工序。其中,决定电工钢厚度的主要是冷轧工序,其中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广泛应用于大型变压器、中小型变压器、脉冲发电机、大功率磁放大器、通用的轭流圈、电感、存储和记忆元件、开关和控制元件等制造,为了满足国内能效等级提升的需要,高磁钢取向硅钢最终将完全取代一般取向硅钢。由于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硅含量较高(3.0-3.5%)造成冷轧时变形抗力大和带钢边裂,同时需要减薄板厚和轧制过程中进行150-250℃的时效轧制以降低铁损和提高磁感,现有技术只能采用传统二十辊轧机可逆冷轧法生产0.18mm及以上厚度的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其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轧制稳定性低、成品厚度、板形质量一致性差。
若采用六辊连轧机进行生产,由于其工作辊直径较大造成轧制力过大,且加减速轧制力变化大,该机型尚不能实现薄规格(小于0.35mm)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高速稳定生产和时效轧制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实现成品厚度0.18-0.35mm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并且实现高磁钢取向硅钢的高温时效轧制,并且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材率高,成品厚度及板形精度及卷间一致性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的第一机架冷连轧入口段,经过常化酸洗的热轧卷先经过开卷为带钢;
步骤二,在第一机架冷连轧入口段的冷连轧入口前,先将钢带升温至 50-80℃,然后再次将钢带升温至90-120℃;
步骤三,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采用一次冷轧法进行冷连轧,在轧制过程中第一机架至第五机架出口带钢温度为120-250℃,第六机架出口处带钢温度降温至60-90℃,对冷连轧后的带钢进行卷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将带钢在冷轧前加热升温以减小其脆性,利用带钢轧制过程中变形释放出的热量实现时效轧制,从而减小带钢在冷轧入口段发生断带的几率;用十八辊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实现连续轧制,出口端带钢的出口速度最大能达到800m/min,生产效率高,可靠稳定生产;而且提高了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成品横向厚度控制精度和板形控制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热轧卷为硅含量3.0-3.5%,厚度2.0-3.0mm 的热轧卷。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在第一机架冷连轧入口段的冷连轧入口前,先将钢带升温至60-65℃。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在冷连轧入口段再次将钢带升温至95-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乾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乾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4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