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2894.5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徐静磊;张红燕;王丰;陈金娟;贺红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A61B90/17;A61G13/10;A61L2/18;A61L2/26;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 41177 | 代理人: | 刘广学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引导 肿瘤 手术 穿刺 定位 装置 | ||
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板;与床边扶手连接的固定组件,弧形板两端均设置固定组件;引导肿瘤穿刺的穿刺定位组件,弧形板内侧滑动连接定位组件;控制穿刺定位组件移动的穿刺移位组件,弧形板顶面安装移位组件,移位组件的输出端与穿刺定位组件转动连接;本发明优势: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将引导肿瘤穿刺手术的平面变为了弧形面,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穿刺面为水平面,当穿刺部位为患者身体两侧,引导平面距离患者身体较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所以,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现如今,在进行穿刺活检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医生凭借自身经验,来进行穿刺,该种方式高度依赖医生穿刺的技艺水平,不同的医生,穿刺水平高低不一;另一种则是利用穿刺引导装置,但是现有的装置,往往是从一固定水平面来引导穿刺,当穿刺部位为患者身体两侧时,穿刺引导的平面距离患者身体表面较远,容易导致引导位置、穿刺角度发生偏移,造成穿刺活检手术失败。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需要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来满足肿瘤手术穿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板;
与床边扶手连接的固定组件,所述弧形板两端均设置所述固定组件;
引导肿瘤穿刺的穿刺定位组件,所述弧形板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
控制所述穿刺定位组件移动的穿刺移位组件,所述弧形板顶面安装所述移位组件,所述移位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穿刺定位组件转动连接。
优势: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将引导肿瘤穿刺手术的平面变为了弧形面,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穿刺面为水平面,当穿刺部位为患者身体两侧,引导平面距离患者身体较远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杆、固定框、固定板、固定弹簧,所述弧形板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外端通过万向球头节连接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成U形结构,所述固定框内腔外侧壁设置若干所述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另一端设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框内腔内侧壁卡接在床边扶手外侧。
优势:装置固定方便、操作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内侧壁呈波浪状,所述固定板内侧壁底边设置有倾斜的导入端。
优势:通过波浪状的内侧壁,面对各种圆管、方管的床边扶手均可固定,配合倾斜的导入端,使得固定框直接卡接,即可推开固定板,无需再将固定板拉开后卡入床边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定位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板、定位框、定位套筒、穿刺角度改变组件,所述弧形板底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底端一侧设置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另一端设置所述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侧安装所述穿刺角度改变组件,所述穿刺角度改变组件之间设置所述定位套筒,通过所述定位套筒来引导肿瘤穿刺。
优势:该装置的穿刺定位组件移动方便,在穿刺移位组件的带动下可以沿着弧形板任意移动,从而改变穿刺定位组件的位置,针对不同的患者,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穿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2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