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61790.2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漆梦媛;徐碧漪;张阿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L71/02;C08J3/24;A61K9/06;A61K47/36;A61L27/20;A61L27/50;A61L27/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氧醚 树枝 聚糖 凝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和聚乙二醇交联剂分别溶解在PBS溶液中,均配制成水相溶液分散相,作为两相分散相,备用;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0.1~1%的表面活性剂的油相溶液作为连续相,备用;
所采用的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的结构式为:
其中,p=1~4,X为OEt或OMe,其中烷氧醚基元为三臂、四臂或六臂;
b.通过液滴微流控方法,使分散相在连续相的剪切作用下形成尺寸均一的微液滴,收集微液滴并静置,通过席夫碱化学反应交联,形成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将两相分散相混合后,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液滴微流控方法,制备得到的微液滴中固含量为质量百分比2~6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液滴微流控方法,制备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且控制流速可调控微凝胶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使用接枝率不低于43%的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溶于PBS中,配制成固含量不低于质量百分比2%的水相溶液;另外将聚乙二醇交联剂溶于PBS中,配制成固含量不低于质量百分比2%的水相溶液;将这两相水相溶液作为分散相;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蠕动泵设置两分散相流速一致,且不高于55μL/h,连续相的流速不高于600μL/h,通过液滴微流控方法,制备得微液滴,然后静置5-15min,制备得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的氟油HFE7500混合溶液作为连续相。
6.一种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颗粒直径为50-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其特征在于:其颗粒直径为50-500μm。
8.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包封材料或细胞培养基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包封材料时,将生物活性物质在线封装在微凝胶内,并可通过调节温度和溶液pH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可控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烷氧醚树枝化壳聚糖微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作为细胞培养基质材料时,可容许细胞生长和增殖,同时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控的裂解并释放分离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7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光学微结构的光通讯模组
- 下一篇: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