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短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60470.5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双成;史国安;史田;周爽;王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短 牡丹 芍药 季节 切花 生产 时间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缩短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将含有饱满鳞芽的牡丹或芍药盆苗用油菜素内酯和多菌灵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溶液灌根,然后将枝叶扎把,移入冷库,存放30‑45天,再将盆苗移入温室后,浇一次透水,等盆苗的温度与温室的温度平衡后浇灌赤霉素进行催芽,将萌发后的牡丹或芍药盆苗移入切花生产培养温室,浇灌硼砂溶液和均衡型水溶肥,花蕾达到切花标准进行切花。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显著缩短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有效地拉长反季节鲜切花供应周期,同时,根据客户需要可以安排多批次的牡丹或芍药鲜切花生产,节省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降低、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季节鲜切花生产的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缩短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芍药都是我国的名贵花卉,其作为高端插花花材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近年来,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国内外冬春季消费量迅速增长。但由于人们对于牡丹、芍药反季节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有限,造成反季节鲜切花从冷库出来到花蕾露色的生产时间长达80-90天(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低温冷藏30-45天,催芽30-40天,枝条生长到花蕾露色50天左右),并且成花率低、成花质量差,茎秆长度短,花蕾较小,整齐度不一致,反季节鲜切花上市时间难以把握,不能满足早日供应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除草剂残留的6-10个饱满鳞芽的牡丹或芍药盆苗在九月中下旬用体积为1-3L,浓度为1-5μg/L的油菜素内酯和体积为1-2L的500-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或体积为1-2L的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灌根,备用;
(2)、将步骤(1)中的牡丹或芍药盆苗的枝叶扎把,然后移入冷库,采用逐级降温的模式在7-10天内降至最终温度为-3℃~2℃,存放30-45天,促使牡丹或芍药花芽完成低温春化过程,备用;
(3)、将步骤(2)中的盆苗移入温度为20-32℃、相对湿度为80-90%的温室后,浇一次透水,等盆苗的温度与温室的温度平衡后浇灌1-2次浓度为10-30mg/L的赤霉素(GA3)进行催芽,每次浇灌赤霉素(GA3)的体积为2-3L,促使牡丹或芍药花芽快速解除休眠,催芽时间控制在10-15天,根据牡丹或芍药品种不同而定,以芽长达到3-8厘米为宜;
(4)、将步骤(3)中萌发后的牡丹或芍药盆苗移入切花生产培养温室,切花生产培养温室的温度为5~32℃、相对湿度为60-90%,浇灌1-3次浓度为0.5-1.0g/L硼砂溶液和浓度为0.5-2.0g/L的均衡型水溶肥,每次浇灌硼砂溶液的体积为1L,每次浇灌均衡型水溶肥的体积为2-3L,加强叶片营养及病虫害管理,35-50天后花蕾达到切花标准进行切花。
采用该方法比采用现有技术生产的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的生产时间缩短了10-30天。
采用该方法生产的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的成花率达90%以上,花蕾直径≥3.5cm。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的缩短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在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缩短牡丹或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时间的工艺方法操作简单,显著缩短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的生产时间,提高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的生产效率,有效地拉长了牡丹、芍药反季节鲜切花供应周期,另外牡丹、芍药花芽萌发整齐度高,盆花成花率高,成花质量高,花蕾较大,茎秆长度长,产品整齐度一致。
(2)、本发明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安排多批次的牡丹、芍药鲜切花生产,节省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降低、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偏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下一篇:导电薄膜复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