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一体的欧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9142.3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谢永进;韩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一体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一种交直流一体的欧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EVCC根据充电座的占空比,选择不同的交互协议,从而采用不同的充电方式,使电动汽车既能够进行交流充电又能够进行直流充电;EVCC和BMS具有休眠功能,且在充电时才会被唤醒工作,从而使本充电系统的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直流一体的欧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量首次超过了燃油车,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首要驱动力,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主次地位正在发生倒置,而这种现象也正在欧洲发生,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1年12月,欧洲电动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柴油车,成为市场中仅次于汽油车的品类;
纵观2021年的欧洲汽车市场,虽然排放政策收紧、补贴力度加大等政府政策成为了当地电动车发展的主要推手,但无论是何种因素驱动,常年占据欧洲汽车消费品类第一的柴油车被电动车赶超,体现出欧洲也已进入了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全新阶段,可见,海外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但是,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进军国外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因为欧洲产的充电桩与国产充电桩存在充电协议,以及充电方法的不同,所以将导致国产电动汽车无法直接与欧洲产充电桩进行连接充电,从而需要在国产电动汽车内加装EVCC,变成欧标电动汽车,然后与欧洲产充电桩进行连接充电;
然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家生产的EVCC仅支持直流充电,不支持交流充电;且支持直流充电功能的EVCC仅支持DIN 70121协议和ISO 15118协议的外部认证方式,却不支持ISO 15118协议的即插即充认证方式,支持交流充电功能的EVCC仅支持基于IEC61851-1 BC的交流充电,却不支持基于ISO 15118协议的交流充电,从而导致现有EVCC产品协议一致性差,互操作性弱、互联互通性不佳等缺点,进而使欧标电动汽车与欧洲产充电桩之间连接充电不方便;
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支持多个充电协议,且能够方便与欧洲产充电桩进行连接充电的充电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一体的欧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直流一体的欧标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含充电座、EVCC、BMS和直流9-32V电源,所述充电座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枪连接,充电座的CP信号端、PE信号端和PP信号端均与EVCC的输入端连接,EVCC中支持DIN70121协议、ISO15118协议和IEC61851-1协议,EVCC设有与BMS连接的CAN1接口,所述直流9-32V电源为EVCC供电;
本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为:
1)手动启动直流9-32V电源,让EVCC处于上电状态,或者当充电枪插入充电座内时,使EVCC被唤醒,EVCC将进行初始化;
2)当EVCC初始化完成后,开始对充电座的CP载波进行检测;
3)如果CP载波的频率不是1kHz,则继续检测CP载波,若检测20秒后,CP载波的频率依然不是1KHz,则EVCC进入休眠状态;
4)如果CP载波的频率是1kHz,则检测充电座CP信号端的占空比;
5)当CP信号端的占空比为5%时,EVCC向BMS输出A+高电平信号,用于唤醒BMS,然后EVCC和充电桩的SECC进行PLC通信握手,如果握手失败,则返回到步骤2),如果握手成功,则进入充电流程;
6)当CP占空比为8%-97%时,EVCC向BMS输出A+高电平信号,用于唤醒BMS,然后EVCC向BMS发送进入交流充电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9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