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7915.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德;田文凤;钱益武;戴曹培;黄鸿飞;章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达联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尚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模型 污水处理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调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包括降解菌净化系统和湿地净化系统;可利用降解菌净化系统对一部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后得到含有降解菌的净化水,再由湿地净化系统获取净化水中的降解菌,对另一部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氮磷去除,同时由监测装置对输出水中氮磷含量进行监测,当氮磷含量较高时,可以根据预设条件提升降解菌的输出速率并降低污水供给速率,当氮磷含量较低时,可以根据预设条件降低降解菌的输出速率并提升污水供给速率,如此能在充分提升污水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污水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的质量,并节约降解菌的使用,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污水处理方式,可作为农田和水体之间的连接通道,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且处理有效的优点。其脱氮过程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如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和微生物作用等。但一般认为,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才是人工湿地中氮去除的主要途径。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众多,如溶解氧、碳源、pH和温度等,其中碳源的缺乏是限制反硝化进行的关键因素。
碳源一方面可以通过微生物消耗有机物降低系统中溶解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反硝化过程提供电子供体,共同为反硝化作用创造反应条件,从而促进人工湿地中脱氮反应的进行。然而,农业径流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碳氮比低的问题,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0794250.0所公开的一种增强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效果的方法,在人工湿地的前端设置一碳源缓释装置,污水先经过碳源缓释装置后再进入人工湿地;所述碳源缓释装置的外部由网状框架结构构成,内部置有农业废弃物。该发明将农业废弃物置于人工湿地的前端,通过控制农业废弃物投加速率和混合比例,利用农业废弃物的缓释作用为人工湿地反硝化脱氮提供碳源,从而提高人工湿地的总氮去除率。
然而,上述技术方技术方案中对农业废弃物的分解依赖大量的微生物,污水的不断加入会不断的稀释微生物的数量,因此对污水的排放处理速度提出了挑战,需要不断的对各类微生物进行补充,无法保证污水净化和脱氮效率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的通过调节降解菌含量以及污水流量来兼顾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水处理调控系统,包括降解菌净化系统和湿地净化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
所述降解菌净化系统用于接收污水后净化并进行氮磷去除工作,输出含降解菌的净化水,所述湿地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并通过接收所述净化水进行氮磷去除工作;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降解菌净化系统连接,设置在所述湿地净化系统的输出端,用于检测输出水中氮磷含量,在预设条件下驱动所述降解菌净化系统调节污水供给速率和所述降解菌的输出速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降解菌净化系统对一部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后得到含有降解菌的净化水,再由湿地净化系统获取净化水中的降解菌,对另一部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氮磷去除,同时由监测装置对输出水中氮磷含量进行监测,当氮磷含量较高时,可以根据预设条件提升降解菌的输出速率并降低污水供给速率,当氮磷含量较低时,可以根据预设条件降低降解菌的输出速率并提升污水供给速率,如此能在充分提升污水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污水处理和氮磷去除工作的质量,并节约降解菌的使用,避免浪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氮磷含量检测组件;所述氮磷含量检测组件包括抽样单元、总氮检测单元、总磷检测单元和紫外光谱分析单元以及识别单元;
所述抽样单元,用于从所述湿地净化系统的输出端抽取预设量的水样,将所述水样平均分为第一水样和第二水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