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827.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代林涛;刘映飞;周克武;林应涛;王宝锋;王达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伟达贵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离子 废料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含氯离子银废料样品,研磨至粉体,得到样品粉体;S2、按预估银含量称取对应量的样品粉体,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11,再加入水合肼,进行煮沸,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并将滤渣洗净;S3、将步骤S2洗净的滤渣用硝酸溶解,过滤溶液,得到滤液,洗净滤渣,得到洗液,将滤液与洗液合并成混合溶液;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溶液采用硫氰酸盐容量法测定银含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在保证了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解决了火试金法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检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银大国,也是用银大国,生产及使用银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各种含银废料,例如,熔炼产生的炉渣和废水处理产生的环保泥等,这些含银废料通常根据物料性质交由不同的企业进行银回收,回收之前需对银含量进行检测已确定回收方法及回收价值。对于合金废料通常可以采用硫氰酸盐容量法进行滴定法检测,然而滴定法却不适合含氯离子的银废料,因为含氯离子废料用硝酸溶解时会直接产生氯化银沉淀,导致溶液中的银离子减少检测数据偏低,因此,现有技术对这种含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通常采用火试金的方法进行,但相对于滴定法,火试金法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含氯离子银废料样品,研磨至粉体,得到样品粉体;
S2、按预估银含量称取对应量的样品粉体,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11,再加入水合肼,进行煮沸,过滤反应后的溶液,并将滤渣洗净;
所述的预估银含量与样品粉体的称取量的对应关系为:
预估银含量为10%及以下,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1g±0.2%;
10%预估银含量≤20%,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5g±0.2%;
20%预估银含量≤30%,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3g±0.2%;
30%预估银含量≤50%,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2g±0.2%;
50%预估银含量≤70%,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15g±0.2%;
70%预估银含量≤95%,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1g±0.3%;
95%预估银含量,则样品粉体的称取量为0.1g±0.4%;
S3、将步骤S2洗净的滤渣用硝酸溶解,过滤溶液,得到滤液,洗净滤渣,得到洗液,将滤液与洗液合并成混合溶液;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溶液采用硫氰酸盐容量法测定银含量,计算公式为:
Ag%=v*t/m
式中:v为滴定试样消耗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T为每毫升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对银的滴定度;
M为试样的重量。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步骤S1的粉体的目数为至少200目。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S2中滤渣洗净标准为,洗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氯化银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伟达贵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伟达贵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