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054.X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钱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圣 |
主分类号: | F16L9/18 | 分类号: | F16L9/18;F16L55/027;F16L55/045;F16L55/24;B08B9/032;E03C1/122;E03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排水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包括外管和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条,螺旋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引导条之间即为凹陷区,所述引导条和相邻的凹陷区共同引导水流在内管的内壁沿着螺旋方向向下流动,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外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之间,用于对内管中水流的冲击进行缓冲。该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通过将管道设计为内外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之间设计缓冲结构,在内层结构的内壁中设置相应的清理机构,能够通过充水或者充气的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同时还能够通过相应的清理结构相应膨胀的方式、使原先凹陷的区域成为新的螺旋引导结构,与此同时能够对表面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考虑水流的流动对管道的各种影响,尤其是应用在高层建筑中时,需要考虑到排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以及水流量较大时对管道的水锤冲击效应,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管道噪音,除了在管道外包裹隔音棉、还会在管道内壁设置相应的多股凸起的螺旋分布的引导条,使水流下落时能够被相应引导螺旋向下流动,从而降低噪音,但是现有的同类管道在实际使用时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建筑中单次排出的污水量相对较小,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设置有螺旋凸起引导结构的管道内壁,其凹陷区域(即凸起部分边侧)容易积攒大量积垢,该类污垢附着力较强,无法通过后续污水排放直接冲出,并且在逐渐累积后,容易导致螺旋条丧失引导降噪的作用,并且高层建筑中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又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部分情况下、建筑中单次排出的污水量相对较小,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设置有螺旋凸起引导结构的管道内壁,其凹陷区域(即凸起部分边侧)容易积攒大量积垢,该类污垢附着力较强,无法通过后续污水排放直接冲出,并且在逐渐累积后,容易导致螺旋条丧失引导降噪的作用,并且高层建筑中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又十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用给排水管道,包括外管和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且相互连接的内管和外管为共轴线设置,所述内管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条,螺旋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引导条之间即为凹陷区,所述引导条和相邻的凹陷区共同引导水流在内管的内壁沿着螺旋方向向下流动,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外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之间,用于对内管中水流的冲击进行缓冲;
还包括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用于清理内管中凹陷区积淀的污垢,所述清理装置设置在内管中,且清理装置与环管相连通,所述环管安装在内管和外管之间,三者为共轴线分布。
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由连接柱组成,弹性结构的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外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环管位于上下两组连接柱之间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包含有第一水腔和喷孔,所述第一水腔开设在引导条的内部,且第一水腔与开设在引导条侧壁的喷孔相连通,并且第一水腔与环管相连通,所述喷孔的外端为朝向凹陷区的一侧分布,与所述环管相连的水泵运行朝向环管输水、水流经由第一水腔从喷孔处朝向凹陷区表面喷出,对凹陷区的积垢进行冲洗。
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为同样螺旋分布的缓冲条,所述缓冲条固定在外管和内管之间,且缓冲条与凹陷区为内外对应设置,同时弹性材料的所述缓冲条的内部设置有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空腔通过连接管和环管相连通,所述环管与水泵相连,所述清理装置包含有第二水腔和水孔,空腔通过内管外壁开设的水孔与开设在凹陷区中的第二水腔相连通,第二水腔与凹陷区以相同的螺旋结构分布,且第二水腔的内端开口处覆盖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固定在两个引导条之间,并且密封层中开设有水缝,初始状态的所述水缝为闭合状态,水泵经由环管向空腔以及第二水腔充水、水流将密封层上的水缝冲开并作用在凹陷区中,对凹陷区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圣,未经钱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