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防裂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5897.6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42;H01B7/18;H0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防裂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本体和外绝缘护套,所述外绝缘护套包覆在电缆本体的外侧,所述外绝缘护套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抗冲击释能机构,所述电缆本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储能机构,所述外绝缘护套的内侧填充有保温填料,所述抗冲击释能机构对称设置在外绝缘护套的内部。本发明通过利用外绝缘护套承接外界的冲击力,并将其分散传至抗冲击释能机构上,配合软质套壳的相互挤压产生的形变,对冲击了进行初步的释能转化,再利用释能连接件和弹性限位弧板的配合,通过构件间的形变将冲击力中的能量抵消,从而达到吸收外界冲击力,保护电缆的效果,防止冲力过大过频,造成电缆绝缘层的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防裂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指装有绝缘层和保护外皮的导线,由多股彼此绝缘的导线组合而成,多架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在用于不同环境状态时,需要具备不用的性能,在应用于低温环境中时,外界的温度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与外界冲击力相互作用,外部绝缘套层极易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体电路环境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低温防裂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低温防裂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外绝缘护套,所述外绝缘护套包覆在电缆本体的外侧,所述外绝缘护套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抗冲击释能机构,所述电缆本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储能机构,所述外绝缘护套的内侧填充有保温填料,所述抗冲击释能机构对称设置在外绝缘护套的内部,所述抗冲击释能机构包括有软质套壳、释能连接件、弹性限位弧板和撑座,所述撑座的一侧与外绝缘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释能连接件包括有连接钮一、连接钮二、弹性套板和螺旋弹性承压条,所述保温储能机构包括有保温套环、微弹聚热腔壳、蓄热组件、弧面聚热板、传热条和贴面吸热片,所述贴面吸热片的内侧表面与电缆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电缆本体、外绝缘护套、抗冲击释能机构以及保温储能机构等机构的相关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在应用于低温环境中时,外界的温度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与外界冲击力相互作用,外部绝缘套层极易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体电路环境的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释能连接件的一端与撑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释能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软质套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限位弧板的内壁与释能连接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释能连接件、弹性限位弧板的两端均与外绝缘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利用外绝缘护套承接外界的冲击力,并将其分散传至抗冲击释能机构上,配合软质套壳的相互挤压产生的形变,对冲击了进行初步的释能转化,利用构件间的形变配合将冲击力中的能量抵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钮一的外表面与撑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钮二的外表面与软质套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套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钮一、连接钮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钮一、连接钮二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螺旋弹性承压条的两端分别与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挤压块、螺旋弹性承压条均设置在弹性套板的内侧,通过软质套壳形变对连接钮二的挤压,带动弹性套板受压紧缩,再配合螺旋弹性承压条和挤压块的回弹撑连,使得软质套壳传至释能连接件上的冲击力余能被高效吸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套环的内侧表面与贴面吸热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弹聚热腔壳的两端与保温套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微弹聚热腔壳呈漏斗状,所述微弹聚热腔壳的窄口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延伸至保温套环的外部且与保温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