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5809.2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逸;王登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曹月明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钢箱梁 表面 激光 除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包括固定板、连接架、驱动轮组、定位架和激光除锈喷头;固定板呈环形结构设置,固定板外周面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连接架的一端插接固定在第一定位槽内,相邻两个连接架之间间隔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驱动轮组可拆卸式安装在连接架的另一端;定位架位于固定板的内圈,且定位架的端部分别卡接在固定板的两面,激光除锈喷头安装在定位架内,且激光除锈喷头与激光清洗机连接。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方法。上述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及方法,使用过程中无需人工跟随操作,而是由设定路径进行驱动,可有效避免造成工作人员的身体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构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外型像一个箱子故叫做钢箱梁。由于其为金属材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难免发生锈蚀,而对钢板锈蚀的处理方法,因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处理的方法也略有差异,比较常用的除锈方法有机械摩擦除锈和化学腐蚀清洗除锈,这些处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加工生产的需求,但由于各自本身的原因,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例如机械摩擦清洗方法清洁度高,但容易损坏基材,而化学腐蚀清洗法可以无压力清洗,但污染大。
因此安全环保的激光除锈便成了首选,但是现有的激光除锈装置多为手持式激光除锈机,其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由于钢箱梁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不便于移动,因此若对钢箱梁进行激光除锈则需要使用者沿着钢箱梁表面移动激光除锈喷头进行除锈。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作人员的移动,该激光除锈喷头也会随之发生晃动,难以保证除锈效果,并且长时间保持着一个状态很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增加身体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人工跟随操作的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及方法。
一种便携式钢箱梁表面激光除锈装置,包括固定板、连接架、驱动轮组、定位架和激光除锈喷头;所述固定板呈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板外周面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架之间间隔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驱动轮组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架位于固定板的内圈,且定位架的端部分别卡接在固定板的两面,所述激光除锈喷头安装在定位架内,且激光除锈喷头与激光清洗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由两个环形板构成,两个所述环形板相对设置,且两个环形板上周向开设有多对第一定位孔,两个所述环形板通过安装在多对第一定位孔内的多个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在第一定位孔处,并位于两个环形板相对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定位槽内,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套设在固定螺栓上,所述第三定位孔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固定管、定位块、安装座和滚轮;所述定位块固定在固定管的外周面上,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定位块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三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安装座转动安装在固定管的底端,所述滚轮安装在安装座的底端;所述固定管内部为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孔垂直于所述第三定位孔,并贯通至第三定位孔内,所述固定管外周面开设有第五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五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架和定位板,所述安装架呈框架式结构设置,且两个安装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板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架相远离的一面,所述安装架的端部与固定板内圈活动贴合,所述定位板的表面与固定板的端面活动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