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吸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5340.2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靖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0 | 分类号: | H05F3/00;H05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吸收装置,包括壳体、磁电复合填充物、导电棒和磁力耦合层,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容纳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磁力耦合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与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相接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单端接口,所述导电棒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充分接触,所述导电棒的一端与所述单端接口电连接,所述单端接口与需要泄放静电的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导线相连。该装置通过对静电进行吸收转化为光子或声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电消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电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制造中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静电引力危害和静电放电危害两大方面。一、静电引力造成的危害;1、电子行业: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2、造纸印刷行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3、纺织行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4、胶片和塑料行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沾染灰尘,影响品质。二、静电放电造成的危害:1、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2、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
因此人们为了应对静电对工业生产中的危害设计了一系列消除静电的设备。例如,专利号为CN106332431A,公开了一种静电消除装置,适用于消除一物品的静电电荷,并包含一静电侦测单元,及一静电消除单元。该静电侦测单元包括一可感测该物品的静电电荷的静电传感器。该静电消除单元与该静电传感器电连接,并依据该物品的静电电荷的信息产生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其中之一,并吹送至该物品进行离子中和。当该静电传感器没有感测到静电电荷时,该静电消除单元停止产生离子也停止吹送,用以节省能源并延长寿命。该专利技术通过对静电监测,并设置复杂的结构来实现静电消除,但该结构复杂,实用性较差。
专利号为CN107484317A,公开了一种绝缘贴布用消除静电装置,它涉及绝缘贴布用具技术领域;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机构,所述箱体的内上端安装有除静电控制箱,所述除静电控制箱的下端安装有两个离子风棒,所述除静电控制箱的后侧安装有负压式吸尘箱,负压式吸尘箱的下端安装有调节器,调节器的调节杆上安装有吸尘头,吸尘头通过管道与负压式吸尘箱连接,所述负压式吸尘箱的后侧设置有CCD相机机构,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与出口上均设置有闸板,闸板上设置有调节长行孔,所述闸板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刷;本发明便于实现快速除静电与除尘,且能实现外观的检测,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该静电消除只能解决除尘的问题,且适用范围较为特定。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安装简便,且适用于多种环境的静电吸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吸收装置,通过对静电进行吸收转化为光子或声子,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电消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电吸收装置,包括壳体、磁电复合填充物、导电棒和磁力耦合层,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容纳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磁力耦合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与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相接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单端接口,所述导电棒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充分接触,所述导电棒的一端与所述单端接口电连接,所述单端接口与需要泄放静电的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导线相连。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的主要成分为:具有钛酸盐10%~18%、磷酸铁20%~30%、硼酸盐11%~14%、碳化硅12%~18%、氮化硅13%~15%、气相二氧化硅负载银粉7%~10%、石墨烯5%~8%和碳酸锂3%~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电复合填充物的主要成分为:具有钛酸盐13%、磷酸铁25%、硼酸盐12%、碳化硅16%、氮化硅14%、气相二氧化硅负载银粉7%、石墨烯5%和碳酸锂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盒,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盒构成密封的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靖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靖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