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3472.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姜巧娟;闵玉涛;李靖靖;秦小转;刘杨娟;常佳鑫;段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26;B29C45/17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塑料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支架、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型腔,上模上端设置有排气口和注塑口,装置支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向杆,下模与导向杆导向移动配合,上模通过螺栓与下模相连,装置支架上于下模的下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凸轮轴,凸轮轴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顺序顶推下模下侧以使下模沿导向杆上下移动的顶推凸轮,各顶推凸轮沿凸轮轴周向间隔布置,其中一个顶推凸轮为第一凸轮,其它顶推凸轮为长度小于第一凸轮的第二凸轮,导向杆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凸轮顶推所述下模时打开所述排气口的放气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模振动幅度较小而不易将熔融塑料中的气体排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塑料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是至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而引起降解的塑料。利息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气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极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是通过多种材料复合制成,主要景观熔融设备熔融混合、挤出装置挤出成条、冷却装置冷却定型和造粒装置切割造粒等步骤制造,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制备产品时,通常采用利用相应的成型装置来实现挤塑成型。
现有的成型装置如中国专利CN113459429B公开的“一种可降解塑料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型腔,上模上设置有注塑口和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透气微孔圈。成型设备还包括风箱,风箱的右端连接有主进气管和副进气管,主进气管的进气端设有进气调节机构,副进气管与出气孔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
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对下模进行敲打的敲打头。使用时,通过注塑口向型腔内注塑熔融的塑料,敲打头对下模具进行敲打,使熔融塑料内的气泡排出,气体汇聚在型腔上端,风箱通过抽拉,将该气体抽出过滤,从而一方面保证注塑产品内没有气泡,一方面实现有毒气体的过滤。
现有的这种成型设备存在的问题在于:塑料制品在进行注塑成型时,其内部有需要有一定的注塑成型压力,现有技术中,出气口与风箱相连,风箱的动作会改变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压力,这对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风箱抽吸时,透气微孔圈处为负压环境,风箱吹气时,透气微孔圈为正压环境,透气微孔圈处的压力变化会造成出气口处的熔融塑料的流动,对于某些对成型质量要求较高的塑料,会直接导致产品的报废;还有就是,下模固定设置,敲打头对下模的敲打,使得下模的振动非常有限,不容易使熔融塑料内的气泡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模振动幅度较小而不易将熔融塑料中的气体排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用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支架、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型腔,上模上端设置有排气口和注塑口,装置支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杆,下模与导向杆导向移动配合,上模通过螺栓与下模相连,装置支架上于下模的下侧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凸轮轴,凸轮轴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顺序顶推下模下侧以使下模沿导向杆上下移动的顶推凸轮,各顶推凸轮沿凸轮轴周向间隔布置,其中一个顶推凸轮为第一凸轮,其它顶推凸轮为长度小于第一凸轮的第二凸轮,导向杆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凸轮顶推所述下模时打开所述排气口的放气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下模并没有固定于工作台上,下模导向移动装配于导向杆上,使用时,凸轮轴在动力机构驱动下转动,第二凸轮和第一凸轮顺次顶推下模的下侧,下模在凸轮的顶推作用下,带着上模朝上移动,当凸轮转过下模时,上模、下模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体,撞击到工作台上,这样以较大的振动幅度来实现将熔融塑料中的气体排出,排出的气体在型腔上端汇聚,当第一凸轮顶推下模下侧时,下模移动到更高位置而触发放气机构打开排气口,实现型腔的顺利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3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