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51848.5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孙静;孙杰;张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日福陶瓷有限公司;唐山日福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申超平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环保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陶瓷坯体的制备:以α‑氧化铝粉末为原料造粒,高压压铸成型得到陶瓷坯体;步骤S2.预烧结:在高温条件下对步骤S1得到的陶瓷坯体进行预烧结,冷却后将陶瓷坯体置于抑制剂离子水溶液中浸渍、干燥;步骤S3.烧结:在微波环境下对经过步骤S2处理的陶瓷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冷却后取出,即可。本发明在陶瓷坯体煅烧过程中结合微波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煅烧温度,不仅能够减少能耗、缩短烧结时间、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陶瓷中气泡数量,提升陶瓷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型、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粘土、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因此现在广义上的陶瓷是指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工艺岩石。
其中,轻质陶瓷具有可塑性强、观赏价值高、环保、安全等特点,是国际上广受青睐的陶瓷品类,轻质陶瓷的环保性好,具体表现为轻质陶瓷可在泥土中降解,是一种环保材料,一般的骨瓷、强化瓷等都不具有这方面的特性,并且轻质陶瓷经过高温煅烧后可使陶瓷产品中的铅、镉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最大限度的挥发,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陶瓷餐具及家装陶瓷领域。
但是现有的轻质陶瓷的煅烧温度大都在1500℃以上,由于煅烧温度较高因此耗能较大,且容易受到煅烧温度变化的影响,次品率较高;另外,轻质陶瓷的质地较脆,抗冲击强度较低,耐磨性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外力损伤,导致陶瓷出现崩口或龟裂等问题,贮存和运输难度较大,整体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陶瓷加工过程中能耗高、次品率较大,且制备得到的陶瓷机械性能较差影响整体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陶瓷坯体的制备:以α-氧化铝粉末为原料造粒,高压压铸成型得到陶瓷坯体;
步骤S2.预烧结:在高温条件下对步骤S1得到的陶瓷坯体进行预烧结,冷却后将陶瓷坯体置于抑制剂离子水溶液中浸渍、干燥;
步骤S2.烧结:在微波环境下对经过步骤S2处理的陶瓷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冷却后取出,即可。
优选的,在上述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中,步骤S1中α-氧化铝粉末的纯度大于99.9%,粒径为100-500μm,进一步优选的,α-氧化铝粉末的粒径为100μm。
优选的,在上述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中,步骤S1中所述高压压铸的压力为350-500MPa。
优选的,在上述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中,步骤S2中所述预烧结温度为600-800℃,时间为0.5-1h,且预烧结完成后保温20-30min;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烧结温度为70℃,且预烧结完成后保温25min;
步骤S2中所述冷却是将陶瓷坯体降温至60℃以下。
优选的,在上述陶瓷用环保加工工艺中,步骤S2中所述浸渍温度为20-50℃恒温浸渍,浸渍时间为1-3h;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浸渍温度为35℃恒温浸渍,浸渍时间为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日福陶瓷有限公司;唐山日福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日福陶瓷有限公司;唐山日福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