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9109.2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朱宇;傅润兴;谢斌;余华英;黄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远宏(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水体 污染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检测排入区域水体的污水的各项污染指标;步骤S2,根据各个排入口的污水污染指标的变化程度调整水体内投放的动植物数量;步骤S3,检测水体污染物浓度判定水体是否符合净化标准;步骤S4,根据步骤S3测定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和水体中含氧量重新调节水体生物投放量;步骤S5,周期性检测区域水体内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判断生态系统的变化。本发明通过检测区域水体污水排入端的污水成分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所述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根据区域水体污染物成分中各项污染指标的含量变化调整区域水域的生物数量实现区域水体生态自净化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指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粗略地将其分为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和海洋等三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太阳能、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地循环着。我国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及用水方式落后,加上水资源惊人的浪费和水体污染加重,水资源危机不断加深,农业和城市缺水十分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城市中,1979年有154个城市缺水,1984年有188个城市缺水,到1991年,已达300多个城市缺水。据统计,全国自来水供水能力平均只能保证高峰需水量的86%。所以说,尽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供人类使用的水是有限的,由于缺水,每年全国工业产值受到损失达数百亿元。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下降,利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严格来说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大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另外还有自然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诸如岩石的风化和水解,火山喷发、水流冲蚀地面、大气降尘的降水淋洗。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在地球化学循环中释放物质都属于天然污染物的来源。由于人类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占大多数,因此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情况。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320959B公开了一种城市水体水污染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水生植物群落修复和动物群落修复,具体的步骤包括:S1、对污染水体进行水生态调查与评估,根据污染源特性、水质/底泥特征、修复目标、功能要求、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和资源化利用因素确定生态修复方案;S2、近岸修复;S3、污染水体修复。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建立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实现利用水体中动植物的食物链原理逐步实现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其方案适用于对于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对于持续存在污水排入的水体,其由于水体自净能力的限制,可能无法实现通过水体自身生态系统达到有效的净化能力,存在污水净化能力超限的问题,同时,由于水体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构成和数量在一定时间段内具有稳定性,故当水体排入的污水污染物成分或浓度发生变化时,不能根据污水的处理需要达到应有的净化能力,可能造成污染情况的持续积累,从而对水体生态系统再次造成破坏,并且在冬季等恶略环境时,水体生态系统种动植物的净化能力受季节性影响净化能力下降,如完全依赖水体的自净能力易导致由于水体净化能力不足以使水体中污染物富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导致水体净化能力与污染物含量不匹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水体污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各排污口的水质监测终端设备检测排入区域水体的污水的各项污染指标用以对区域水体内排入的污水进行污染指标分析;
步骤S2,污染处理控制中心根据各个排入口的污水污染指标的变化程度调整水体内投放的动植物数量以使符合区域水体的污水净化能力与排入污水的污染指标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远宏(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际远宏(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