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岩离层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6484.1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彦;赵镨;王秀荣;李世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4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霍秋红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岩离层 监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岩离层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光纤变形数据和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光纤布设在覆岩离层的监测井中;节点检波器布设在覆岩离层对应的勘探区域;根据光纤变形数据和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确定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目标微震监测数据包括覆岩离层对应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根据目标微震监测数据中包括的覆岩离层对应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获取覆岩离层的变形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极大提高了覆岩离层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岩离层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变形是影响煤矿开采安全性和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实时、准确地监测覆岩离层的分布和破坏范围,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技术中,在煤矿开采和离层注浆过程中,一般采用地表移动观测的方式对覆岩离层的变形进行监测,即通过定期重复地测定地表观测线上各测点在不同时期内空间位置的变化,推断覆岩离层的变形情况,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岩离层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岩离层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光纤变形数据和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所述光纤布设在所述覆岩离层的监测井中;所述节点检波器布设在所述覆岩离层对应的勘探区域;
根据所述光纤变形数据和所述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所述目标微震监测数据包括所述覆岩离层对应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微震监测数据中包括的所述覆岩离层对应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获取所述覆岩离层的变形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光纤变形数据和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光纤变形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第一微震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节点检波器的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第二微震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微震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微震监测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微震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微震监测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微震监测数据,对所述第二微震监测数据中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第二微震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微震监测数据和所述校正后的第二微震监测数据,确定所述覆岩离层的目标微震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微震监测数据中包括的所述覆岩离层对应的微震位置和微震时间,获取所述覆岩离层的变形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微震监测数据中的各个微震位置对应的微震时间将所述各个微震位置依次连接,获取所述覆岩离层的变形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检波器包括:
单分量检波器和三分量检波器;所述单分量检波器以矩阵形式布设,各个所述单分量检波器的间距为第一长度;所述三分量检波器位于多个所述单分量检波器的布设范围内,所述三分量检波器的间距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覆岩离层的变形信息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6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