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光学传输装置、多通道光学传输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5400.2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韦轩;赵凤强;杨家骅;许宝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293;G02B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11592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光学 传输 装置 制造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光学组件以及一种光学组件使用方法。该光学组件包括一载体;一滤波器模组,其在该载体的一主表面上并布置在一预定光程上,其中该滤波器模组包括复数滤波器元件,其对应于不同通道的复数波束;一焦距调整器,其布置在该预定光程上,其中这些复数波束之一的至少一焦距是由该焦距调整器所更改;以及一接收器延伸部,其配置成在一接收表面处分别经由复数感测区接收这些复数波束,其中该接收表面处的每个波束的一波束大小皆小于这些对应感测区的每一者的面积。
技术领域
对于资料传输,光纤网络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多通道光学传输装置是可利用于改良资料传输的能力。
背景技术
然而,多通道光学传输装置时常面临插入损耗的问题,即由装置的插入在光纤或传输线中所导致的信号功率的损耗。插入损耗是对于传输应用的关键效能参数,且时常是以分贝(decibel,dB)为单位进行测量。再者,由于每个通道所承载的信号皆具备不同特性,因此校正可能为非常耗时。因此,亟需对于多通道光学传输装置的改良式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露一种光学组件,包含一载体,一滤波器模组,一焦距调整器,以及一接收器延伸部。滤波器模组在载体的一主表面上并布置在一预定光程上,其中滤波器模组包含复数滤波器元件,其对应于不同通道的复数波束。焦距调整器布置在预定光程上,其中复数波束之一的至少一焦距是由焦距调整器所更改。接收器延伸部配置成在一接收表面处分别经由复数感测区接收复数波束,其中接收表面处的每个波束的一波束大小皆小于对应感测区的每一者的面积。
本发明揭露一种光学组件,包含一载体,一滤波器模组,一光纤阵列,以及各手段。滤波器模组在载体的一主表面上并布置在一预定光程上,其中滤波器模组包含复数滤波器元件,其对应于不同通道的复数波束。光纤阵列配置成经由复数感测区接收不同通道的复数波束。各手段用于更改光纤阵列的一接收表面与滤波器模组之间的一定位处的复数波束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焦距,以使接收表面处的每个波束的一波束大小皆小于对应感测区的每一者的面积。
本发明揭露一种光学组件,包含一载体,一滤波器模组,一光纤阵列,以及一透镜结构。滤波器模组布置在载体上并布置在一预定光程上,其中滤波器模组包含复数滤波器元件,其对应于不同通道的复数波束。光纤阵列配置成接收复数波束,包含一第一表面,其面向滤波器模组。透镜结构在光纤与滤波器模组之间,包含一第二表面,面向光纤阵列的第一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角度是在0.5度至3度的范围内。
附图简单说明
当与所附各图示一起阅读时,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各态样是可从下列实施方式最佳理解。注意到,依据该产业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并未按比例绘制。事实上,为了清楚讨论,这些各种特征的这些尺寸可能是任意增加或减少。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比较性具体实施例,图1A是显示光学装置以及每个通道的各光学信号的各焦距的示意图式。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比较性具体实施例,图1A'是显示图1A中的各光学信号的各焦距以及接收器延伸部的各感测区的示意视图。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比较性具体实施例,图1B是显示如图1A中所示不同定位处的每个通道的插入损耗的比较的图式。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比较性具体实施例,图1C是显示如图1A中所示不同定位处的每个通道的插入损耗以及参考定位处的每个通道的插入损耗的比较的图式。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图2显示表示使用光学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图3A是光学装置的俯视透视图。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图3B是图3A的准直仪的放大剖面图。
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图3C是图3A的光学装置的侧视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波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