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38774.1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勋;刘伟;刘延博;林臣皓;张科;付成太;陈巧;李峰;魏志斌;全孝;陶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E21D11/2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净距 水平 节理 页岩 地质 隧道 洞口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隧道包括并行的左隧道和右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别对左隧道和右隧道的洞口段上部土质层进行地表注浆加固;步骤二,进行左隧道套拱和右隧道套拱的施工,并分别对左隧道拱部150°范围、右隧道拱部150°范围和中岩柱侧边墙进行超前大管棚注浆支护施工;步骤三,确定左隧道和右隧道中围岩稳定性好的隧道作为先行洞,先行洞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进行开挖,围岩稳定性差的隧道作为后行洞,后行洞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方法进行开挖。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安全,同时还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分离式隧道施工过程中,两座隧道的净距不同,地质不同,常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现有常用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为:控制先行洞(即先开挖的隧道)和后行洞(即后开挖的隧道)掌子面爆破安全距离。但是,对于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即水平裂纹的页岩地质)隧道的施工,由于隧道地质为水平节理页岩,则在施工过程中隧道仰拱及拱顶容易发生坍塌、掉块的现象,采用现有施工方法已经无法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且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施工方法无法保证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施工安全,且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净距水平节理页岩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隧道包括并行的左隧道和右隧道,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所述左隧道和所述右隧道的洞口段上部土质层进行地表注浆加固;
步骤二,进行左隧道套拱和右隧道套拱的施工,并分别对左隧道拱部150°范围、右隧道拱部150°范围和中岩柱侧边墙进行超前大管棚注浆支护施工;
步骤三,确定所述左隧道和所述右隧道中围岩稳定性好的隧道作为先行洞,先行洞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进行开挖,围岩稳定性差的隧道作为后行洞,后行洞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方法进行开挖。
可选地,步骤一中,地表注浆加固时,所述左隧道和所述右隧道的洞口段上部土质层的横向注浆范围均为相应隧道开挖轮廓线外4m-6m。
可选地,所述左隧道的洞口段包括明洞段和暗洞段,所述右隧道的洞口段为暗洞段;
步骤一中,地表注浆加固时,所述左隧道中明洞段和暗洞段的分界线外4m-6m范围的上部土质层的地表注浆加固为:采用钢花管作为注浆管进行注浆加固;
所述左隧道的洞口段其余范围的上部土质层和所述右隧道的洞口段上部土质层的地表注浆加固均为:采用PVC管作为注浆管进行注浆加固。
可选地,步骤一中,地表注浆加固时,所述左隧道开挖范围内的注浆管底部距所述左隧道开挖轮廓线的距离不小于0.5m,所述左隧道开挖范围外的注浆管底部与所述左隧道的隧底平齐;
所述右隧道开挖范围内的注浆管底部距所述右隧道开挖轮廓线的距离不小于0.5m,所述右隧道开挖范围外的注浆管底部与所述右隧道的隧底平齐。
可选地,步骤二中,左隧道套拱和右隧道套拱的施工具体为:分别沿左隧道纵向和右隧道纵向布设多个定位拱架,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拱架之间采用螺纹钢连接,每个所述定位拱架上均设置有多个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方向为相应隧道的纵向,之后在所述定位拱架和所述导向管上浇筑C3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导向管的管口外露,浇筑后养护至设计强度,得到左隧道套拱和右隧道套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8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