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6616.2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麟斌 |
主分类号: | F26B11/02 | 分类号: | F26B11/02;F26B11/04;F26B21/00;F26B23/0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生产 工用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不断转动的烘干筒,且烘干筒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烘干箱的左右侧壁设置,烘干箱的下端设置有对烘干筒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烘干箱的上端设置有集烟斗,且集烟斗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满足烘干装置对坚果烘干产生的水汽快速的排散大大的提高坚果的烘干效率,并且通过热交换机构对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同时对于烘干后的坚果的排料清理更加的方便,对于坚果中掺杂的杂质和粉尘具有较好的清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而坚果作为食品的一种被广泛的生产加工,而坚果在进行加工时的烘干是坚果加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坚果在进行烘干时对于坚果的烘干效率低,而且在进行烘干加热时无法对排散出来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同时对于烘干好的坚果的排料不方便,以及烘干时无法将坚果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坚果在进行烘干时对于坚果的烘干效率低和无法对排散出来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同时对于烘干好的坚果的排料不方便,以及烘干时无法将坚果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品生产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不断转动的烘干筒,且烘干筒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烘干箱的左右侧壁设置,烘干箱的下端设置有对烘干筒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烘干箱的上端设置有集烟斗,且集烟斗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的一端连接有对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热交换机构,且热交换机构的左端设置有向烘干筒内侧输送热风的热风机构,热风机构的左侧部位设置在烘干筒的内侧,烘干箱的左端设置有向烘干筒进行加料的进料机构,在对坚果进行烘干处理时,将坚果通过进料机构加入到烘干筒内,通过加热机构不断的对烘干筒进行加热,同时烘干筒不断的转动实现坚果均匀的受热烘干,此时通过热交换机构将排烟管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向热风机构输送热风均匀的吹在烘干筒的内侧将坚果烘干产生的水汽快速的排散大大的提高坚果的烘干效率,并且通过热交换机构对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热交换机构包括加热箱,加热箱的内侧靠近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烟室和出烟室,且进烟室和出烟室之间设置有两个隔板,上下两个隔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导热板连接,且隔板设置为上下贯通的中空壳体,加热箱的右端与隔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气扇,且进气管的端口处设置有过滤罩,加热箱的左端与热风机构连接,进烟室与排烟管连通,出烟室与烟气净化机构连通,通过排烟管将烟气排进进烟室内并通过若干个导热板流向出烟室,在烟气流经导热板时将热量通过导热板排散出去,此时通过进气扇将空气从相邻的两个导热板之间吹过将带热量带走并送向热风机构实现热风的输送,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热量的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烟气净化机构包括与加热箱的下端连接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气管头,且排气管头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出气孔,出气管靠近排气管头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挡圈,排气管头上套设有外筒体,且外筒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气孔,外筒体的内侧设置有套在排气管头上的过滤筒,且外筒体的端口处设置有罩盖,出烟室排出的烟气通过出气管端部的排气管头向外侧均匀排散出去,此时通过过滤筒对烟气进行过滤实现对烟气的净化过滤。
进一步的,热风机构包括热风管,热风管位于烘干筒的内侧部位设置有若干个竖直向下的吹风管,且吹风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吹风孔,通过热交换机构送来的热风进入到热风管处并通过吹风管上的吹风孔均匀的吹向坚果中将坚果烘干产生的水汽吹走加快烘干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麟斌,未经许麟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6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推进器的噪声识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通行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