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及粉尘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4584.2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单士宇;刘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固宇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6 | 分类号: | B01D46/26;B01D46/76;B01D4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逃逸 机构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及粉尘收集装置,所述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包括装置主体,容纳组件,驱动组件,阻挡组件,压缩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收集腔和集尘袋,所述收集腔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所述收集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集尘袋,所述收集腔内部设置有所述阻挡组件,所述收集腔顶部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收集腔和所述集尘袋之间共同设置有所述压缩组件,所述阻挡组件的底部与所述收集腔的内壁活动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及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736339B,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散装物料的干燥和粉尘收集系统在系统正常停机或计划停机时进行煤粉收集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系统正常停机或计划停机时,停止向干燥装置内部投入原料煤,继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运行送风机和引风机以继续进行系统吹扫,使粉尘收集器内仍有大量系统气体通过,以将干燥装置内的剩余或残余煤粉全部吹入正常运行的粉尘收集器内;步骤二、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停止送风机,保持引风机和粉尘收集器正常运行;步骤三、待粉尘收集器下部无煤粉产生时,停止运行粉尘收集器,整套系统停机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停止送风机,保持引风机和粉尘收集器正常运行;步骤三、待粉尘收集器下部无煤粉产生时,停止运行粉尘收集器,整套系统停机。
现有的粉尘收集装置采用除尘袋等薄膜过滤结构进行收尘工作,但是除尘袋等在使用时由于位置固定,灰尘多在出气端堆积,进而导致堵塞影响除尘效率且灰尘堆积后难以清理,滤材使用寿命较低,且灰尘未设有收集机构,维护时易导致灰尘飞舞,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及粉尘收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及粉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尘防逃逸机构,包括装置主体,还包括:容纳组件,驱动组件,阻挡组件,压缩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收集腔和集尘袋,所述收集腔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所述收集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集尘袋,所述收集腔内部设置有所述阻挡组件,所述收集腔顶部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收集腔和所述集尘袋之间共同设置有所述压缩组件,所述阻挡组件的底部与所述收集腔的内壁活动贴合。
进一步地,自然状态下,所述阻挡组件打开使得其外侧面贴合所述收集腔的内壁,所述阻挡组件的底部、所述收集腔的底部与所述集尘袋之间形成容腔;工作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滑动带动所述阻挡组件向所述收集腔的中部靠近,进而通过压缩组件将所述阻挡组件内部粉尘压缩至所述集尘袋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套筒,定位轴,螺纹套筒,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转动设置有所述转动套筒,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定位轴,所述定位轴顶部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所述螺纹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筒外侧设置有啮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转动套筒内部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所述螺纹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固宇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固宇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4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