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树砧木组培苗获得丛生苗的培养基以及枣树砧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32137.3 申请日: 2022-06-07
公开(公告)号: CN114868652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9
发明(设计)人: 张琼;孙清荣;关秋竹;王中堂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代理人: 周新楣
地址: 271000***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枣树 砧木 组培苗 获得 丛生 培养基 以及 组织培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枣疯病枣树砧木组培苗获得丛生苗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和一种枣树砧木组织培养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增加抗坏血酸,D‑泛酸钙,D‑生物素等有机成分,并调整了植物激素成分及各成分的浓度配比。采用本发明配制的培养基,能使组培苗在继代增殖培养后获得从基部增殖的丛生苗,极大提高了组培苗的微繁效率,解决了长期以来枣的组培快繁以分枝苗和茎段切段繁殖的低微繁效率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枣树砧木组培苗获得丛生苗的培养基以及枣树砧木组织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植物遗传工程的基础,也是实用性极强的高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植物的品种改良、新种质创制、稀有物种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物种的保存及繁殖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植物的组织培养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是1934年White用离体的番茄根建立了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系。到现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虽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获得组培成功的植物种类也在日益增多,但由于不同物种基因型及遗传背景的复杂性,至今研究者们还不能实现对所有植物的组织培养成功。即使已成功的物种,由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其基因型的差异,其组培的难易和所需的培养基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现有的组培技术都是对某个物种的特定类型或品种是适宜的,换一个品种或类型可能就是不适宜的或说不是最佳的。枣树属于多年生木本果树,起源于我国并且到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占世界栽培面积的90%以上,其他国家多以庭院零星栽培,少数国家有小规模的商品化种植。枣树是无性繁殖果树,常规嫁接繁殖费时费工,工作效率低。组织培养可快速提供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是实现无性繁殖作物快速育苗的有效途径。枣树的组织培养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并获得了一些品种的组培成功,到现在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由于枣不同品种间遗传背景的复杂性,仍有一些品种很难组培成功,即使已组培成功的品种,也主要是以茎段切段繁殖和增殖效率很低(增殖倍数小于3)的基部增殖方式进行继代增殖,很难获得增殖倍数大于3的丛生苗增殖,继代增殖效率低,组培成本高,严重阻碍了枣优良砧木品种工厂化试管育苗的进展,妨碍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快速推广,也影响了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在枣品种改良上的应用。因此,研究筛选枣组培苗在继代增殖阶段产生丛生苗,提高微繁效率,是枣优质苗木繁育的需要,也是枣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加速育种进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枣树砧木组培中的继代增殖培养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抗枣疯病优系、酸枣优系等枣优良砧木品种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继代增殖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枣树砧木组培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含如下浓度的组分:0.1~2.0mg/L BA、0.02~1.0mg/L TDZ、0.05~0.3mg/L IBA、0.1~2.0mg/L D-生物素、0.1~2.0mg/L D-泛酸钙、50~300mg/L抗坏血酸、25~35g/L蔗糖。

作为优选,用于枣树砧木组培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含如下浓度的组分:0.5~1.5mg/L BA、0.1~0.8mg/L TDZ、0.1~0.2mg/L IBA、0.5~1.5mg/L D-生物素、0.5~1.5mg/L D-泛酸钙、100~200mg/L抗坏血酸、28~32g/L蔗糖。

本发明还提供了枣树砧木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以枣头枝的茎段为外植体;

2)将所述茎段消毒处理后,接种到芽启动培养基上培养25~30天获得无菌苗;

3)将步骤2)中获得的无菌苗,转接到上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